2009/11/05 01:58 來源:北京青年報
工作人員在為長頸鹿居住的房間鋪保暖用的干草 ■攝影/葉明霞
針對各種動物耐寒能力不同———
本報訊 全市居民供暖提前啟動后,北京動物園也于昨日起全面供暖。記者了解到,從10月份起,北京動物園就開始陸續根據動物的不同需求分批供熱,并開了高蛋白、高熱量的“小灶”,通過三餐加量等方法給小動物們創造一個良好的過冬環境。
動物園500多種5500多只珍禽異獸因產地不同,對寒冷的適應能力也分“三六九等”,因此過冬準備也是分級對待。除了品性耐寒的北極熊、牦牛等少數動物的獸舍是避風式的,其他大多數動物居住的獸舍都安裝有暖氣,動物園根據動物的不同需求會給它們分批供熱。據悉,來自非洲和南美洲的動物是冬天的重點保護對象。象館和犀牛館的溫度一般都控制在18℃至20℃,河馬館控制在18℃至22℃,猩猩館、貘館、雉雞苑、爬行館和熱帶動物館里的氣溫則高達24℃至26℃左右。
在保持獸舍溫度的同時,工作人員還會給動物們進行食補,如在飼料中增加高蛋白、高脂肪的食品等,提高其抗寒能力。
來源:北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