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0 05:13 來源: 半島網-城市信報
“姥爺,小松鼠到了冬天怎么過冬啊,它冷不冷啊?”市民牟先生被剛上一年級的小外孫給問住了,就給本報來了個電話。12月9日,記者走訪了八大關風景區小松鼠的放養地,剛好碰上了一只躲在喜鵲窩里避雨的小松鼠。記者咨詢了相關專家了解到,小松鼠是挺嬌貴的小動物,要想在青島度過第一個冬天,還真需要咱們多給投點食物才行,因為它一天要吃掉三分之一體重的食物才能生存。
鏡頭搜尋小松鼠雨中現身影
從報紙上看到八大關里有放養的小松鼠,周末牟先生帶著小外孫去看,“以前沒見過那么可愛的小松鼠,小外孫特別喜歡,我也感覺特別稀罕 。現在到了冬天,小松鼠住哪啊 ,它到底冷不冷啊?還有一個問題,冬天來了,能吃的食物少了,它能吃飽嗎?”牟先生把這些問題拋給了記者,他說,“我實在回答不了小外孫的問題,也想問問你們,這個小松鼠到底怎么過冬?”
12月9日早上,天空下著小雨,記者來到了八大關風景區。圍著風景區轉了一大圈,起初并沒有發現小松鼠的身影。就在記者打算離開的時候,一只小松鼠神奇般地出現在了記者的視線里。
在居庸關路上的湖邊樹林里,一只小松鼠出現在高高的水杉樹上。雖然下著小雨,樹木也比較濕滑,但記者看到,小松鼠的身手一點都沒受影響,一會在樹上飛快地奔跑,忽上忽下,一會又在兩棵樹之間輕松地跳來跳去,看上去三四米的距離,小松鼠卻是一躍就過去了,那矯健的動作,比會飛的小鳥也差不到哪兒去。離近了,記者才發現,小松鼠身形顯得比較瘦弱,可能因為被淋濕的原因,身上的毛看上去也不光滑,有的沾在身上,有的胡亂豎起來。
下雨天冷松鼠鉆進了喜鵲窩
當記者拿著相機捕捉小松鼠的身影時,卻突然不見了它的身影。記者仔細地尋找了一下,原來小松鼠藏在了一個喜鵲窩的下面。一開始記者還以為,它是被淋壞了,想找個地方避避雨,于是就到了喜鵲窩下面。可是沒想到,過了一會,它竟鉆進喜鵲窩里面去了(左上圖),偶爾會把尾巴露在外面,而棲在樹上的喜鵲也都紛紛地飛走了。
記者等了半個多小時,小松鼠才從窩里露出頭來,這次它像是有目的一樣,在樹木之間不停地連續跳躍(左下圖),最后經過一二十棵水杉樹,鉆進了一棵比較茂密的松樹里面去了。記者找了一下,在這棵松樹上面,竟然也有一個喜鵲窩,估計它又鉆進這個窩里面去了。看它在兩樹之間輕車熟路的樣子,記者猜想這只小松鼠已經不是一次兩次鉆進這兩個喜鵲窩了。記者又等了很久,小松鼠遲遲不肯露面,記者才離開。離開的時候,記者發現,八大關風景區里面,有很多喜鵲窩,小松鼠是不是把喜鵲窩當成了自己的家呢?
專家說法住還不是最主要的問題
八大關的小松鼠從一開始入住,就一直受到市民的關注 。青島海濱風景區八大關景區管理處的劉主任告訴記者:“每到周末,就有很多市民慕名而來,帶著食物喂養小松鼠。小松鼠也擇樹而居,八大關的松樹分散,小松鼠分布得又廣,平時我們都很難看到,只有在喝水的水塘處看到過幾次,最近也很少見。”
記者咨詢了青島野生動物世界動科部部長張雙歌,他告訴記者,“小松鼠其實是很嬌貴的動物,它特別怕吵鬧,稍有點風吹草動就容易產生警惕。在動物園里都有專門給小松鼠搭的草屋,但野生放養的小松鼠多是根據現有的條件搭建窩,一些現有的樹洞都是它們天然的窩,一些空閑的喜鵲窩也可能成為他們的住處。其實,小松鼠怎么住還不是最主要的問題,既然現在還生存著,說明它們還有住的地方。小松鼠每天要消耗大量的堅果類食物才能維持生存,吃才是最主要的。”
“天冷了,給我捎點零食,讓我儲藏起來過冬”
張雙歌告訴記者,“小松鼠每天要吃大量的堅果類食物,并且每天要不停地吃才行,差不多要準備松鼠三分之一體重的食物吧,因為有一部分要吃,一部分要用來儲存。我不知道八大關的松樹質量如何,能不能滿足小動物的需求,但從物種生存的角度看,單純一個物種的引入需要前期的一定投入和后續的相關管理,要想使小松鼠生存下去,可適當地采取人工喂養,保證小松鼠的食物來源。”
青島海濱風景區八大關景區管理處劉主任告訴記者,“前一段日子,經常有市民拎著花生、瓜子、蘋果等食物給小松鼠吃,現在很少了。八大關現有2000多棵松樹,但是產果率不高,榛子的質量也不好,很小且營養不高。這些小松鼠都是從東北運過來的,需要吃超市里的大松子才行,光靠天然的食物很難滿足它的生存。還有,八大關的野貓多,車流也集中一些,再加上喝水不方便,這些外部天敵和不良環境十分不利于小松鼠的生長。”
青島農業大學動物科學院馬澤芳教授說:“小松鼠屬于嚙齒類動物,喜歡吃黑松、雪松的種子,主要的食物有松子、松果等,八大關雖然有些黑松,但是數量比較少,果實有限。松鼠喜歡吃的食物中,除了松子外,還有瓜子、葵花子、玉米、高粱、胡蘿卜、空心菜等。它的人工飼料比較好配制。”
談到人工飼養的問題,青島海濱風景區八大關景區管理處劉主任解釋,“當初放養的小松鼠是一家企業買來的,人家也是公益之舉。可自從放養之后就一直沒有人管理,平時有一些熱心市民帶些食物過來給松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