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欲入西溪 需依舟楫 |
“濕風(fēng)吹來,有點兒冷,也有點兒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氣息……”這是沈從文1935年10月22日游西溪時寫下的句子。70年后的5月1日,全國首個國家濕地公園——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將正式開園,揭開神秘面紗,向世人展現(xiàn)美麗與風(fēng)情。
晚春的西溪,到處有著讓人心動的細節(jié)——依偎河岸的柳樹、散落草叢的艷花、隨風(fēng)搖曳的蘆葦,還有不時掠過的小鳥、冒出尖頭的嫩筍,所有的風(fēng)景,都伴著蜿蜒的水道直抵深處,沒有盡頭。“蘆錐幾頃界為田,一曲溪流一曲煙。”從宋朝到清朝,西溪一直是文人雅士躲避紅塵的去處,史料載,康熙、乾隆等帝王,蘇軾、米芾、葉紹翁、唐伯虎、張岱、厲鶚、郁達夫、徐志摩等名人都曾游覽過西溪,并留下不少詩文和書畫,成為西溪文化的寶貴財富。
現(xiàn)今,經(jīng)過綜合保護后的西溪,更是水道如巷、桑青水碧、竹翠梅香,游歷其中,人與煙水共處,猶如身臨仙境,忘卻了塵事的紛擾。
冷、野、淡、雅。專家們對西溪的美概括為四個字。冷,就是靜、僻,尤是都市中一劑寧靜劑;野,就是天然,野趣,是紅塵中的凈土;淡,就是淡雅、平淡,使人領(lǐng)悟回歸自然的哲理;雅,就是詞人雅集、漁翁垂釣,冷梅馨香。
欣賞西溪,需要用心,去捕捉細節(jié),去細細體味。完美的自然生態(tài)與厚重的歷史文化交融,使風(fēng)景呈現(xiàn)在抬眼望去的每一處地方。
(記者顧怡韓丹攝影報道)
來源:都市快報
 |
秋雪庵日落 |
 |
細雨中的蘆葦蕩 |
 |
水道如巷 阡陌縱橫 |
 |
晨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