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 8:28:06 發布:鄱湖人家
隨著我市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大,先后建成幾處國家級濕地,引來大批野生動物棲息。然而,“紅燒天鵝”、“燜野兔”“煨野雞”等諸多野味也隨之堂而皇之登上一些飯店的菜譜。近日相關人士呼吁,群眾需加強野生動物保護意識,減少對野生動物的傷害。
冬季“食補”引發捕殺鏈
隆冬季節,“野味滋補”一說在民間漸漸盛行,恰逢我市幾處濕地引來大批野生動物。例如,西湖濕地成為許多野生動物及鳥類的樂園,區內有野生動物100多種,國家級保護鳥類達10多種。每年春季大量野生動物在此哺乳、繁殖,秋末冬初大量候鳥遷徙在此處短暫棲息,這兩季我市農作物處于收獲或初種期,為野生動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然而,春秋兩季也成為一部分人捕殺野生動物的旺季。
潁州區森林派出所所長董永華說,該所自去年12月開展冬季保護野生動物專項行動以來,清查一批飯店,為招攬食客,大肆非法購進“獵物”增加“野味”菜肴。
“開發區一飯店的老板張某,為吸引顧客,將多只剝皮的野生動物肉體懸掛鐵架上擺賣。在飯店冰柜里我們查獲大雁、豬獾、狗獾、黃麂、野雞等200余斤,其中許多動物都是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看了讓人很痛心。”董永華說。
據悉,一只四五斤重的野兔販賣給飯店約8元一斤,可獲利三四十元;八哥、畫眉等圈養類鳥,一只能賣數百元,正是受這種“無本”利益的驅動,讓許多人鋌而走險。
“張網捕鳥、布設鐵夾,還有人用土槍獵捕動物。”一位森林民警說,近期還出現了許多新的獵捕方法。“比如在王店鎮,有人夜間在田地里圍上幾公里長的鐵絲,高不過30公分,并通上電源打野兔,如果誤傷到人,后果不堪設想。”
人與動物應和諧相處
長年與野生動物打交道,許多森林民警與野生動物間有著許多感人的故事。
去年深秋的一天,潁州區森林派出所民警楊斌與同事在巡查中,發現程集一村莊里架設著高高的捕鳥網,網上一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貓頭鷹一動不動。“看到有人來救,那只貓頭鷹奄奄一息地望著我們,好像有話要說。我當時感覺很難過,忙與同事救下這頭貓頭鷹。”據楊斌觀察,這是大約三五歲的貓頭鷹,它并沒有受傷,估計被網住時間太長失去了活力。將貓頭鷹救下放飛后,楊斌與同事心里才舒了口氣。“碰到受傷的動物,我們會盡快送到動物園救治,但保護動物還要依靠民眾的力量。”
近些年,隨著生態環境的改變,一些野生動物也會不經意闖入人類居住地。對此,森林民警提醒說,市民不用害怕,也不要傷害這些小生命。
去年夏天的一個下午,潁州區森林派出所民警接110指令,在文峰二村某戶自搭棚上,發現一條兩米多長的深褐色大蛇。旁邊的市民搞不清這是條什么蛇?從哪來?大家都很害怕。趕到現場的森林民警與消防員一起,翻墻上棚,一個從上邊驅趕,一個在下邊抓,最終將這條“冒失”的蛇帶到七漁河放生。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同樣有生存的權利,人類應與其和諧相處。”采訪中,許多市民都表達了這樣的心聲。特別是隨著我市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大,引來野生動物聚居,促進了自然和諧。人們對野生動物要加以保護,拒食野生動物,不斷增加我們這塊土地物種的多樣性,讓我們找回良知,都來一起關心野生動物的生存吧!
來源:濕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