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1月28日 07:09 來源: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
貓狗肉究竟該不該禁食?近日,圍繞這一話題,各大論壇上的網友都開展了激烈的辯論,支持者對可能出臺的《反動物虐待法》大聲叫好,反對者則認為,貓狗和豬牛一樣,目前還談不上保護。
幾千年來,貓、狗一直是人類的朋友,也是餐桌上的佳肴。也就是說,從貓狗被人類馴化以來,關于貓狗是否該上餐桌的矛盾就一直存在。對此,相關人士表示,就我國目前的國情,禁食貓狗肉是不現實的,不應一刀切,禁食貓狗肉。
網上資料圖。
反方觀點
禁吃狗肉不能一刀切
狗肉走上餐桌,其歷史最少可追溯到西漢初期。在劉邦還沒有在沛縣起義之前,沛縣樊噲的狗肉就遠近有名。就此,不少讀者認為,狗肉在中國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可以說是一種特色的飲食文化。就拿廣西來說,靈川狗肉、賓陽狗肉就是很有特色的菜。
“動物保護是為了維持生態的平衡和物種的多樣性,不可以和動物權利混為一談,羊和狼去談權利,這說不通,人類需要做的是不要虐待動物,尊重生物的進化規律,而不是一棒子打死,如果主張了動物的權利,那植物的權利誰來保護?”在某知名網站上,網友“風飛落葉”如此表示。
記者看到,在不少論壇上,對“食用貓狗肉將拘留”的說法,大多數反對的網友都持有一種觀點,那就是貓和狗在走上餐桌之前,充其量都起著和豬牛一樣的角色。
林先生是一位愛狗人士,但他對可能會出臺的“禁食貓狗肉”也是頗有微詞。在他看來, 《反虐待動物法》應該首先確定一個詞,什么叫虐待?怎么去界定虐待的范疇?他認為,虐待絕對不是讓屠宰場關門,而應該反對的是對虐待場景的傳播。所謂“君子遠庖廚”,其心有所不忍而已。他指出,所謂虐待應指的是,不是為了食用而無故虐殺動物,反對傳播宰殺動物的視頻。
正方觀點
禁食貓狗肉是一種必然
在部分網友反對禁食貓狗肉的同時,也有一部分人士認為,貓狗是最接近人類的動物,在他們受到殘害時,人類本身就容易產生同情心。他們表示,越是接近人類的生物受殘害,這種不適越劇烈。這也是人類的一種本能。有讀者表示,人類總是把最強烈的同情之心投射于和自己最近緣的哺乳動物,爬行類和鳥類次之,非脊椎動物又次之,而和人類迥然不同的植物和菌物,就往往被無視,所以踩死一只爬蟲人們容易接受,但踩死一只貓普遍會產生反感,這也是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必然。因此,有讀者認為,禁食貓狗肉應該是一種必然。
在一些知名網站上,記者看到了這樣一些言論。“狗、貓等是有靈性的動物,所以不能吃,吃這些動物與吃人有什么不同?”“貓狗懂人性,是人類的朋友!贊成不食貓狗肉!”等一些保護貓狗的言論。
記者發現,所有贊成禁食貓狗肉的人士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認為貓狗是人類最親密的朋友。
相關人士
吃貓狗肉就被拘留不現實
吃狗肉,在廣西來說是一道具有特色的菜。在廣西不少地方,都有這樣一個說法:“夏日魚生冬日狗。”
“在廣西,靈川狗肉、賓陽狗肉久負盛名,拿廣西賓陽來說,冬天來客人了,肯定會上一道狗肉,狗肉不僅是賓陽的一道特色菜,也在拉動賓陽經濟上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廣西餐飲烹飪行業協會曾副會長表示,禁食貓狗肉,這個問題需要認真看待,不可一概而論。他指出,從保護動物的角度上來說,愛護動物是必要的,但禁止食貓肉狗肉是需要時間的。 如果按照草案中所說,吃貓肉狗肉要拘留15天,那么,按照目前南寧市民冬天吃狗肉的情況來看,如相關法律出臺,那還了得!對此,南寧市公安局大沙田派出所的曹清明警官認為,吃貓肉狗肉就被拘留是相當不現實的。對待貓狗,只能是倡導保護,而不是一刀切的禁食。
“現在來看,目前的專家意見稿,明顯是偏向于動物福利主義者的。而所謂的民意也只是300多封電子郵件和400多個電話的意見,這樣一個數量顯然不夠。所以期待接下來的民意,可以進一步反映到法律文本中。”不少讀者提出了這樣的建議。
反虐待動物法起草專家稱
建議具體懲罰措施
由各個省市自定
我國醞釀出臺《反虐待動物法》,專家建議稿正在向公眾征求意見,4月份將向相關部門提交。其中,違法食用或銷售貓狗肉者最高可被罰款5000元,并被拘留15天的提法在社會上引發巨大反響。
據了解,《反虐待動物法(專家建議稿)》分為9章,大致包括反虐待動物的主要制度,野生動物、經濟動物、寵物等多類動物的反虐待措施,動物醫療、動物運輸、動物屠宰的反虐待措施,法律責任以及附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條是,“違法食用犬、貓或者銷售犬、貓肉,將對個人處5000元以下罰款,并處15日以下拘留,并責令具結悔過;對單位和組織處1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
近日,北京市政協委員、動物保護法項目組負責人、首席起草專家、社科院法研所常紀文表示,禁食貓狗在諸多地方已經形成了認識共識,但考慮一些民族吃狗肉的風俗習慣,建議稿中也將具體懲罰措施下放到各個省市自行制定,并非一刀切的禁止。
如何有效監督保證反虐待法有效施行?他提出,“就像打假一樣,反虐待動物,也有相應的執法機關,動物保護組織,百姓都可通過電話舉報等方式,對虐待動物行為進行監督。” (廣州日報)
江蘇沛縣狗肉
已成省級非遺
江蘇徐州沛縣狗肉的特點是無腥味、異味,香氣濃郁,肉酥而不膩,老少咸宜,距今已2000多年。“沛縣狗肉”的成名,歸功于秦末漢初的沛縣兩個名人——劉邦和樊噲。樊噲年輕時是個賣狗肉的,而劉邦家里富裕,整日游手好閑,又特喜歡吃狗肉,幾乎天天都要去吃樊噲的狗肉。秦末農民大起義,劉邦與樊噲都參加了,劉邦當上皇帝后衣錦還鄉,想起家鄉的狗肉,便召來父老鄉親,用大塊狗肉下酒。酒酣耳熱之時,躊躇滿志的劉邦乘興起舞,并高唱《大風歌》。從此,沛縣的狗肉便聞名全國。
2009年,“沛縣黿汁狗肉”進入了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如果反虐待動物法禁吃貓狗真的實施,那這道地方歷史名菜又該何去何從?
網友語錄
“以后都吃素,專家帶頭。歡迎大家監督。”
“其實人什么都不該吃,吃素也不行,指不定哪天會發現植物也有痛覺!”
“法律的制定要適應中國的國情。”
“沒看見宰牛的時候牛會流淚么?所以應該把禁吃牛羊肉也加進去。”
“吃可以,但你應該知道他們怎么殺狗的吧,不覺得殘忍?”
“立法是可以!但是要說清楚!不要把人搞得吃素就行!”
網上資料
你吃呀!
食、售貓犬肉,
罰款并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