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稱中國為資源績效最差國家之一
2006-03-31
中國科學院昨日發布的《2006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把中國列入資源績效最差的國家之一。
該報告對全球59個主要國家的資源績效水平進行排序,結果表明丹麥、瑞士、愛爾蘭、英國、荷蘭和挪威是資源績效最好的國家,中國僅排在第54位。
報告指出,2003年中國電、水、水泥、鋼鐵和有色金屬等5種資源的單位GDP消耗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9倍。這說明中國并沒有從根本上擺脫資源能源密集型的經濟增長方式,與其它國家相比,仍處於十分粗放的發展階段。
報告警告稱,在尋找可持續經濟模式的過程中,上述風險仍將繼續存在。中國政府提出的建立一個無損環境型經濟的目標在目前還不大可能成為現實。
國務院上月發布《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確定未來15年治理以水污染、大氣污染和土壤治污等為重點的環保目標,提出到2010年,中國重點地區和城市的環境質量得到改善,到2020年,環境質量和生態狀況明顯改善。
中科院的這份報告敦促政府采取更加全面改革措施,從而大力推進一個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模式,使得經濟增長更加依賴於技術革新。
中科院用於衡量污染與資源使用效率的一個指數顯示,中國在2003年的情況比1980年時還是有一些改善,但改善主要發生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以後,經濟的近兩位數速度增長導致中國進入了一個持續的資源高消耗時期。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