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正直春曖花開,植樹造林的好時節,一些以“保護環境、熱愛自然、愛
護生命”為主題而發起的俱樂部的班竹們等為什么不組織兄弟們行動起來呢。
我們要做的事情可太多了,春天我們可以值樹、冬天我們可以去山里喂
鳥......
今天中午北京電視臺“特別關注”中報道了一條:“三十年樹林 綠了荒
山白了頭”的新聞,說的是有三位可敬可愛的北京老人:汪明熙、朱燕鸞、韓
國祥為了當年一句綠化長城的誓言,在長城腳下種植10萬株樹木。今年正是老
人們種樹的第十個年頭。
老人們尚能如此以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誓言,那我們這些年青人呢?
轉載有關報道:
去年春天的這個時候,我們曾經關注過三位可愛的北京老人 汪明熙、朱燕鸞、韓國祥為了當年一句綠化長城的誓言,在長城腳下種樹10萬株的事跡。到了今年,老人種樹已經是第十個年頭了。那么在這過去的一年里,老人們過得怎樣?長城腳下的那片林子長勢又是如何?昨天,我們的記者跟隨一百名多環保志愿者,再次踏進了位于延慶縣大榆樹鎮大泥河村,老人播種下綠色的那片山坡。來看報道。
通向林子的這條山路,三位老人和村民老段,不知道已經走過了多少回。10年前,因為他們的到來,這1200畝荒山開始改變了模樣,10萬株樹木在這里逐漸的長大成林,長城下的綠色也開始在這里慢慢延伸......而每當人們問起老人,10年種樹的體會時,她們總是笑笑就帶過去了,而要知道10年種樹的堅持不懈和先后100多元萬的投入,這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更何況是已經年過半百,退休工資僅有幾百元的三位老人。
這幾年,來自社會各界的熱心人,陸續加入了幫助老人種樹的隊伍。昨天下午,一家車友俱樂部的志愿者們第三次來到了這里,他們中間有很多人還特意的帶上了自己的孩子,一塊兒參加幫老人種樹的活動。
老人說,去年有很多熱心人都為這片林子伸了把手,出了份兒力。這讓他們很是欣慰。但是,眼看著秋天到了,樹上開始掛起了果實,無奈,又碰上了久旱無雨的天氣,一年的辛苦再次化為泡影。
沒電、缺水,困擾老人們的這兩個難題,由于資金缺乏,到現在仍然沒有解決,碰上了旱季,都是村民老段開著他的拖拉機從山下的村子里把水一車一車往上運,再拿著水桶一點一點的澆灌。
老人介紹說,今年他們準備要嘗試著轉變經營模式,主動去尋找林業部門進行科研合作,再就是要尋求政府部門的扶持和社會團體的幫助。目前,他們就正和長城學會在洽談合作事宜,畢竟,僅靠一己之力,力量是有限的。不僅如此,還有一個想法在老人的心中萌生已久:那就是要把這片林子做成一塊兒青少年傳統文化的教育基地,因為在這山上,許多樹木都有著不凡的出身,有的來自名人故居:如魯迅、田汗、文天祥院子里的棗樹,經過了采集、接穗、嫁接,都已經在這里繁育成林。
三位老人,盡管爬起山來依然有力,盡管拿起鐵锨來仍然有勁,盡管他們都不服老,盡管他們都躊躇滿志……但作為后人,我們有什么理由只做一個旁觀者呢?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綠化長城,綠化祖國需要更多的年輕一代加入其中,需要我們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