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小排量汽車可上長安街 1.0升以下正式解禁
2006-04-03
北京今日起對“限小”解禁 小排量轎車可上長安街

  北京對1.0升以下小排量汽車正式解禁,長安街雙向最內側車道分時段禁行
  曾經出現在長安街上的“限小”警示牌,從今天起,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從今天起,北京將取消二、三環主路最內側車道對1.0升排量以下小客車的限制,長安街除最內側車道外,均取消對小排量汽車的限制。3月31日下午,在國家六部委要求各地解除對小排量汽車限制的最后一天,北京正式出臺了解除對1.0升以下小排量汽車限制的政策。

  四條政策正式解禁限小

  此次北京市發改委對限小的解禁政策共分四條,十分簡練,不過400字。解禁政策的頭一條便是:繼續采取對無綠色環保標志的小客車的限行措施,同時新車必須達到國III標準。

  該政策稱,鑒于長安街作為重大國事、外事活動主要路線的特殊情況,除雙向最內側車道(東三環大北窯至西三環新興橋7:00―22:00)分時段禁止排量1.0升以下小轎車行駛外,其他車道取消對1.0升以下小排量轎車的限制。

  二三環主路“敞開懷抱”

  該政策同時取消二、三環主路最內側快速道對1.0升排量以下小客車的限制。

  此外,長安街及二、三環主路對其他車型的限行措施維持不變。

  今年1月5日,國家發改委、交通部、國家環保總局等六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鼓勵發展節能環保型小排量汽車的意見》,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和《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等有關法規和政策的要求,對現有規定進行一次全面清理,取消一切針對節能環保型小排量汽車在行駛線路和出租汽車運營等方面的限制,并要求該工作必須在2006年3月底前完成。(記者 郭曉軍)

  ■相關

  京滬“解限”為各地作示范

  新華社發文稱地方限小“土政策”將會對國家能源安全戰略造成干擾

  本報綜合報道新華社昨晚發文稱,北京和上海在國家六部委規定的期限內解除對小排量汽車的限制,有力地維護了國家“解限”政策的執行力,為全國其他“限小”城市作出了示范,同時將非常有利于國家相關部委進一步采取行動,落實“解限”政策。

  新華社文章稱,小排量汽車在北京“解限”,凸顯出必須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國情以及還“路權”于普通百姓的民意。就在不久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再次提高了成品油價格。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中國石油資源浪費現象相當嚴重,成品油消耗水平偏高。現在中國機動車每百公里油耗比發達國家高2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在“高油價時代”,以在全國范圍內徹底解除對小排量汽車的限制為契機,發揮國家政策對汽車產業結構的調節作用,降低大排量、高能耗汽車在中國汽車消費中所占比重,在一定程度上關系到未來中國的能源安全問題。

  文章認為,目前我國汽車產銷量逐年猛增,與此同時,有限的土地資源和緊張的石油資源又雙雙制約著汽車社會的發展。在這種背景下,節能成為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重要國情。如果不利用各種政策,引導消費者購買節能的小排量汽車,國民的汽車消費取向就會被地方“土政策”逼向奢華、高油耗的大排量,這種局面將對國家的能源安全戰略造成干擾。

  文章認為,回首小排量汽車在我國“解限”的過程,民意的力量也得到了充分體現。小排量汽車的購買者大多是普通百姓,他們的經濟實力有限。地方政府相關主管部門專門針對小排量汽車進行種種限制,剝奪了普通百姓的一部分“路權”,造成了經濟實力高低決定“路權”大小的怪現象,不利于社會和諧。

  廣州市長稱暫緩解禁限小

  表示要等細則出臺;據稱國家發改委將有行動

  3月26日,廣州市市長張廣寧在廣州市人大記者招待會上,對何時出臺小排量汽車的解禁政策首次表態稱要待國家有關細則出臺后再執行,目前廣州對此事暫緩。

  張廣寧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廣州肯定會執行國家有關部門關于節能環保型汽車的規定和要求;但由于國家文件目前只有概念,尚無具體定義,等環保和節能的細則出來之后,廣州會按照細則要求來執行。

  張廣寧說,出于對城市環保的考慮,根據《交通法》,廣州從2001年8月起,對排量1.0升及以下的車輛不再核發牌證,從2002年5月開始,限制廣州市排量1.0升以下車輛行駛內環路和市區主干道,限制外市籍排量1.0升以下車輛進廣州市區。

  截至3月31日,實施限小的各大城市的“解禁”行動并不明顯。據《法制晚報》報道,國家發改委環境和資源綜合利用司相關工作人員昨天上午對此表示,國家發改委將采取一定的行動。(記者 郭曉軍)

  ■交管

  緊盯長安街有堵點立即增援

  交警稱最內側車道限行是勤務要求;車流量不會因此看漲

  3月31日,北京市交管局新聞發言人張景春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交管部門已就“限小”新變化做出了充分的準備,今后將隨時根據長安街有可能出現的堵點變化,調整警力,“警力一定會跟著堵點走”。

  張景春表示,北京市交管局指揮中心大屏幕將密切關注長安街等路段的流量變化,一旦有擁堵跡象,立即調派備勤警力及周邊地區警力增援,保障長安街暢通無阻。

  據了解,此前,長安街的交通流量已處于超飽和狀態,平均每小時流量達7000輛。而且一年之內,與長安街有關的各種勤務幾乎每天都有,重大國事、外事活動,如兩會、國際長跑比賽等活動,均需對長安街采取臨時交通管制措施。

  一位曾在長安街沿線值勤的交警認為,長安街經常處于啟動臨時交通管制狀態,所以必須留出一條車道,以備不時之需。他認為,這是最內側車道分時段限行的原因。“長安街是門面,舉國注目的焦點,必須做好各種準備,一旦交通流量高漲,必須有回旋空間”。

  3位熟悉長安街流量變化的交警昨日均認為,雖然目前長安街流量已經很大,但是放開對小排量車管制措施后,路面交通流量并不會由此看漲,“小排量車畢竟還是少數,而且北京全市的小排量車,每天都要走長安街的也是少數”。(記者 王姝)

  ■環保

  解禁后將加強尾氣污染控制

  環保局人士稱解禁后對大氣環境影響尚不能確定

  北京市環保局有關人士3月31日表示,1.0升以下小排量汽車今起解禁,對于北京大氣環境具體將產生何種程度的影響,目前還不能確定。據悉,環保部門將加強汽車尾氣的管理工作。

  該人士稱,機動車排放是北京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目前它在北京首要污染物―――可吸入顆粒物中所占的比例達到23.3%.因此本次解禁決定中專門要求,繼續對無綠色環保標志小客車的限行措施和新車必須達到國Ⅲ標準。

  針對小排量汽車解禁對于北京大氣環境的影響,這位人士認為,具體能產生何種程度的影響目前還無法確定,要在解禁后根據具體的監測數據才能有結論。

  市環保局另一位相關負責人表示,環保部門主要是針對汽車的尾氣排放,對發展節能環保的小排量汽車,持肯定的態度。

  據介紹,在小排量汽車解禁后,北京還將繼續加強對機動車尾氣污染的控制,嚴格執行高排放汽車的限行措施。對于目前依然存在的老舊高排放汽車,市財政、商務、交通、環保和交管等部門今年將研究制訂相關的經濟政策,鼓勵包括私家車在內的老舊車輛提前更新淘汰。(記者 馬力)

  ■專家

  解禁后未必出現購小車熱

  3月31日,中國汽車工業咨詢發展公司首席分析師賈新光表示,1.0升排量小汽車車主需要注意的是,車子上長安街,要對得起這條“神州第一街”,即要遵守交通秩序,體現駕駛者的良好素質。

  賈新光認為,北京對小排量汽車的解禁不一定帶動新一輪購車潮。賈新光稱,去年排量1.0升以下的小汽車增長速度很快,但今年頭兩個月的增速卻非常緩慢,“原因多種多樣,1.0升以下小排量汽車沒有新車投入市場,其次,動力和性能上的不足也影響了它的銷售。”

  ■回訪

  “解禁后至少提前10分鐘回家”

  奧拓司機曾飽嘗長安街繞行之痛,稱解禁仍不徹底

  “長安街的部分解禁,至少可以讓我提前10分鐘回家。”此前因長安街限小,而不得不繞行堵車重災區―――西站的奧拓車主徐先生昨天表示,北京早就應該解除對小排量汽車的限制。

  徐先生家住羊坊店路,每次從位于宣武門附近的單位開車回家,經過公主墳新興橋下,他都只能眼看著寬闊的長安街不能走,一踩油門直奔蓮花橋和西站北廣場,在那邊堵上半個多小時,才能回到位于長安街邊的家中(本報去年9月26日曾有報道)。這位在新華社上班的資深媒體人士昨日向本報記者表示,事實上,北京出臺對小排量汽車限制的解禁政策,仍不夠徹底。

  “我現在還搞不清楚,為什么長安街的最內側車道仍要進行限制?”徐先生稱,重大國事活動和外事活動時,交管部門會進行交通管制,“因此,限制最內側車道就沒有必要了。”(記者 郭曉軍)

來源:新京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