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僅800只 觀鳥會呼吁市民全力保護
本報訊(文/圖 陳進容 董國泰) 全世界估計不到一千只的黑臉琵鷺在廈門兩度現身。昨天廈門觀鳥會成員對記者說,他們已經兩次在翔安和同安的濕地發現極其珍貴的瀕危野生鳥類黑臉琵鷺。
據悉,2006年2月,廈門觀鳥會成員在西濱附近發現了3只黑臉琵鷺,而此前他們在東坑村海堤附近也發現了兩只黑臉琵鷺。
據國際自然資源物種聯盟(IUCN)估計,全世界現存黑臉琵鷺數量只有約800只,其繁殖地在中國已經消失幾十年。黑臉琵鷺被認為是亞洲東部最重要的研究和保護動物之一,列入了該組織的世界瀕危物種紅皮書中。世界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WWF)也將之列為生態環境的指示性物種。根據《拉薩姆濕地公約》,如果一個地區的黑臉琵鷺超過全球數量的1%,就應該納入國際重要濕地保護區。
觀鳥會成員告訴記者,4月初到8月,是黑臉琵鷺繁殖期,幼鳥破殼40天后就和成鳥一起飛向南方越冬,在繁殖過程中,它們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受到驚嚇和干擾。如果人為干擾使其繁殖中斷,它們就會棄巢而走,永遠不再回來。為此,觀鳥會內部有嚴格規定,觀察鳥類時如果遇到繁殖的鳥兒,要迅速走開。他們也呼吁生活在有黑臉琵鷺區域的廈門居民,能夠注意保護這些珍稀鳥類。
小資料
黑臉琵鷺是大型涉禽,長約80厘米,體羽白色。特有的琵琶形大嘴是琵鷺類鳥共有的特征。黑臉琵鷺后枕部有長羽簇構成的羽冠;額至面部皮膚裸露,呈黑色。嘴也是黑色,長約20厘米,先端扁平呈匙狀。黑臉琵鷺棲息于湖泊、沼澤及沿海灘涂等處,涉水覓食小魚、蝦、蟹及螺類等動物。
(廈門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