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 上一次廁所竟然用了至少5米長的卷筒紙,對著鏡子涂口紅卻任憑水龍頭白白流水3分鐘……滬上商場廁所正成為浪費“重災區”。
近日,記者調查南京東路步行街及徐家匯的10家商場后發現,所有商場廁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費現象,不少市民抱“免費東西盡管用”心態而不珍惜商場紙張和水源,廁所保潔員大多對浪費行為也是不聞不問。
這10家商場大多安裝了投幣售紙機,只有2家免費提供廁紙。在這2家商場,許多如廁人士進入廁所后,都會先從卷紙機里拉下至少1米長的廁紙。一家商場只有4個位置的廁所,每天至少用掉13大卷卷筒紙。
昨日,記者在徐家匯一家商場親眼看到,一位女士進入廁所后徑直走到卷紙機前,像卷毛線一樣,兩只手上下交替8次,扯下廁紙至少5米長。實際上,她用了不到1米的衛生紙,余下的紙張則全部扔進馬桶。
水龍頭沒擰緊、用洗手液搓洗雙手時不關水的現象,在商場廁所也是隨時可見。4月1日,記者在置地廣場看到,一位年輕女士只顧對著鏡子裝扮,全然不顧自來水嘩嘩流淌。直到對整體妝容完全滿意后,她才關掉龍頭離開,前后耗時近3分鐘。
據了解,商場廁所的廁紙和水浪費嚴重,一定程度上與很多人怕公共場所不衛生有關。許多市民會用大量的廁紙擦拭座圈,有的人干脆在座圈上鋪上厚厚一層廁紙,上廁所前即使馬桶無污物也要先沖一次水。
對廁所用水、用紙浪費,多數市民不以為然。記者隨機訪問了10位商場如廁者,其中8人表示使用免費廁紙會比使用自己帶的紙巾浪費,只有2人表示會適度用紙。此外,9人認為洗手間隙的流水不算浪費。
值得注意的是,商場工作人員對浪費現象通常不加過問。許多保潔員表示,自己只負責清潔,顧客多用點水和紙很正常。而商場的廁所設備也常常不夠“節約”,10家商場中使用可控水量抽水設備的只有3家,采用9升大水箱的有5家,只有2家采用6升小水箱。
商場如何使如廁顧客對公共衛生放心,市民如何盡量減少用水用紙浪費,是我們共創節約型社會過程中應努力解決的問題之一。
來源:《新聞晨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