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4月01日 08:29 來源: 時代周報
一場由動物園改制后引發的動物保護問題延續了十年,終于以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內的40多頭野生動物死亡為代價收尾。作為野生動物保護的主管單位,國家林業局工作人員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目前關于沈陽死老虎的事情,還沒有統一口徑,待統一以后再向媒體發布消息。
從沈陽市政府出發,沿著沈棋路旅游線向東,經過30公里多的路程,才能到達棋盤山沈陽森林野生動物園。出租車司機苦笑著說:這么遠的地方,來一趟不容易,來回幾個小時,中午在那邊找飯吃都不容易。
就是在這個地物園內,11只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北虎非正常死亡。動物園本來是動物尤其是珍稀動物的保護之家,人們怎么也沒想到動物園卻成了動物的兇險之地。有員工說,動物園將死亡的老虎制成幾大缸虎骨酒,平時這些酒存在長頸鹿館一樓,來重要客人以及過年過節,園領導會拿出來請客送禮。
靠行賄建起的野生動物園
2010年3月10日,沈陽市森林野生動物園100多名員工因欠薪罷工。次日,媒體從罷工員工口中得知,有11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北虎在饑餓中死去。
短短數日,國內多家媒體報道了此事,引起國家林業局和沈陽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國家林業局和沈陽市政府分別組成工作組進駐動物園調查。
經初步認定11只東北虎死亡是因為食物不足,長期饑餓,導致身體虛弱而死亡。
這一切都得回溯到1990年代,沈陽市資深記者華清(化名)告訴時代周報:若想了解清楚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你必須要找到楊振華這個人。不過很難找,我們沈陽市的媒體都很難找到這個人。他幾乎從不在公開場合露面。
在遼寧信用信息網上,輸入沈陽森林野生動物園,可以在看到在失信欄,有12個相關單位與沈陽市森林野生動物園有限公司有經濟糾紛,動物園一共欠12家單位總共本息644.4萬元債務。而這個動物園的法人代表就是楊振華。
楊振華還是處于沈陽市政府和森林動物園中點處的盛京高爾夫俱樂部的法人代表。
正如動物園大門分別寫有兩個名字一樣,這個動物園分別在工商局登記注冊了2個名字,分別是“沈陽森林野生動物園有限公司”、“沈陽冰川動物樂園”。前者是在2000年4月11日注冊的,后者卻早在1998年9月29日就注冊了,法人代表都是楊振華。
沈陽市市委宣傳部提供的一份材料顯示,沈陽市森林野生動物園成立于1999年(與工商登記資料不符—記者注),楊振華以大連致誠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和成吉思汗國際企業集團名義出資,并出任法人代表。此文件提供了楊振華此人的真實身份,據此可以在公開資料中了解到的是,楊振華還曾任遼寧省高爾夫球協會副會長、沈陽盛京國際高爾夫俱樂部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振華是很早就介入動物園改制搬遷的。1998-2000年間,楊振華通過先后向時任沈陽市長的慕綏新行賄68萬元人民幣(包括現金、家具家電、裝修費)、2萬美金獲得了后者在動遷動物園項目上的支持。
1999年9月,楊振華在中國農業銀行沈陽市中街支行貸款3000萬元用于動物園項目。新動物園按照股份制的形式組建,老動物園以動物入股,占15%股份,部分員工到此處上班。
沈陽市是全國第一個搬走城市動物園的城市。當時的楊振華的計劃是,在市外選擇風景區安置,老的動物園改制,園區為城建讓路。這樣的結果是政府甩掉包袱,民間資本進入進行市場化經營。
當時的沈陽東北野生動物園項目可行性報告顯示,該項目要成為1998年沈陽市重點工程。報告闡述改制的5點意義,除了提到保護東北野生動物資源外,還稱“未來新的所有制形式使原國有動物園的資產和資本增值”。
這個計劃吸引了眾多應標者。1998年上半年,棋盤山風景區招商引資來秦皇島市野生動物園,已達成初步意向。但是早就有心介入的楊振華利用慕綏新的關系,一舉擊敗其他競爭者得以入主新動物園。
1999年改制后的新動物園的股權結構是:沈陽市城建局以市園林旅游公司的名義,將原市動物園的野生動物作價500萬元和43名員工受聘于野生動物園,作為參股股東,占森林野生動物園15%的股份。楊振華以大連致誠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和成吉思汗國際企業集團公司名義出資,占85%股份,楊出任法人代表。
楊振華的秘書王女士曾回應當地媒體說,開始當然是希望能賺錢。
據華清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1998年,楊振華當年在通過運作拿下動物園后,在建設過程中,給施工方允諾工程結束后付款。但是在動物園尚未完全建好時,他即以此為抵押,向銀行貸款建設盛京高爾夫項目。結果,兩個項目均簽下巨額債務尚未償還。當時修建動物園一期工程的資金也是而后逐年挪移動物園門票收入償還。
補貼錢進了私人腰包
沈陽森林野生動物園從2000年12月份開業至今,只有起初的兩三年經營情況較好,之后效益每況愈下。正在這種情況下,加上本就不滿于“體制內變體制外”,2003年,來自沈陽市動物園的大批員工撤出,回到市園林局。
早在2006年,動物園就宣布過暫停營業、封園。當時園內的飼料、柴油儲備量不足一周所需,包括近400只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在內的2000余只動物處于挨餓狀態。
2009年3月,沈陽旅游招商引資項目網出現有“沈陽冰川動物樂園整體轉讓”的消息,價格是3.2億元,這3.2億元里有2億多是外債。
到動物園職工罷工時,他們已經有18個月未領到工資了。
棋盤山管委會從2007年起每年11月淡季來臨時一次性向動物樂園撥付150萬元用于動物飼養,沈陽市政府從2008年起每年同時段一次性撥付150萬元。據棋盤山管委會相關人士透露,2006年停園后,當地政府每年給該動物園補貼200萬元,截至2010年,已有800萬元進了楊振華的賬戶。
而這10年里,該動物園動物數量已由61種1020只銳減至49種518只。其中東北虎死亡13只,2只是2009年底傷人時被擊斃,動物園職工稱老虎是餓極了才去咬人的。
領導愛喝虎骨酒
冰雪仍覆蓋著遼沈大地,從棋盤山風景區大門口,行走近20分鐘才能到達動物園門口,大門下面拉著一個橫幅,上書: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堅決貫徹落實市政府決定。
據沈陽市宣傳部新聞中心嚴主任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由國家林業局派出的專家組正在調查。而沈陽市也組成了工作組,全面接手了動物園的工作,工作組正在“深入調查”死虎的原因。
而沈陽市一位林業部門工作人員私下卻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他們不會調查出什么結果的,沈陽市一些領導都去那里喝過虎骨酒啊!
棋盤山管委會宣傳部長蘇穎表示,所謂的虎骨酒一說都是道聽途說,相關的死虎都已經按照野生動物保護法規處理了。
1989年3月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以及1993年國務院頒發的《關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貿易的通知》,禁止了任何虎及虎制品貿易。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亦正式刪除虎骨條目。
不過沈陽市宣傳部新聞中心嚴主任對此表示,不太清楚是否有領導去喝過,得要到最后由調查組得出結論。她向時代周報表示,一切說法只能以新聞通氣會的新聞稿為標準。
目前和此事相關的當事人都已封口,不再接受媒體采訪。
“尚未統一口徑”
3月15日,《江南都市報》發表署名洪巧俊的評論文章,標題是《東北虎蹊蹺死像周老虎的升級版》。
洪巧俊的疑問也是許多人的疑問:作為動物主管部門的林業局,在野生動物保護方面,林業部門究竟應該承擔什么樣的職能和責任。而在兩年前,山西鎮平農民周正龍所引發的全國聲勢浩大的“打虎”運動,當時輿論的劍鋒即指向林業部門。而當年批準將沈陽動物園改制為股份制的當事單位就是當時的建設部和國家林業局。
時代周報記者致電當年批準動物園改制的單位之一國家林業局,該局宣傳部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關于此事的口徑還沒統一,要等統一以后再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媒體公布。
建設部辦公廳工作人員則表示,這個事情和他們不相干。
而在沈陽森林野生動物園大門口,巨大的招貼畫上,仍然印著建設部和國家林業局的批示。
“楊振華當時搞動物園的目的就是要搞錢,當時他還向市政府提交了一份可行性報告,描繪了今后的經營前景,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動物園并沒有如他所愿掙到很多錢,”沈陽市林業局野保站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作為具有公益性質的動物園改制之后,贏利成為所有者的唯一驅動力,一旦失去利潤支撐,他肯定要撂挑子。”
作為一名在野生動物保護行業工作多年的老員工,他認為:“動物園不是不能推向市場,而是必須要做好切實可行的方法。在沈陽市,還有一家民營的動物園,那里的老虎精神得很,我們去看了一下,那老虎,嗷嗷的,都跳著爬到鐵籠子邊上往上爬。”
他認為,作為主管部門的林業系統,對這件事情的發生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當年周老虎事件的發生,還不是因為地方政府想通過野生動物保護從中央騙點保護費,而沈陽動物園改制,無非是主管部門想減輕經濟負擔,把本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推向了市場。
來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