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4月07日03:50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在海南師范大學,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李波。十幾年來,這個體育老師已自費救助了近千只野生動物。他開玩笑說:“家里那小陽臺,除了海豚沒住過,基本上什么野生動物都住過。”
1.8米的個頭,天生卷發,黑瘦的李波怎么看都是一個大帥哥,但在不少人眼中他卻是個“瘋子”。李波至今未婚,放棄了和女朋友一起出國的機會,花掉了早年做生意的積蓄救助野生動物。他對自己很苛刻,一切從簡,家里沒有像樣的家具,卻每天給救助的動物買最新鮮的肉吃,自己只用剩下的骨頭煮湯喝。被他稱作“兒子”的,是一條陪伴他13年的蘇俄獵狼犬,只吃煮湯用的骨頭。
十幾年來,只要聽說哪里有野生動物需要救助,李波都會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現場,幾乎不計成本;只要看到買賣野生動物的行為,他就會上前阻止或舉報,有時候也會花“高價”買下那些動物。他救助的動物,80%已康復放生。現在,他幾乎不敢出現在海口的“地下”野生動物交易市場,因為那里的人對他太熟悉了。
對于動物,李波有著一種特有的尊重,照顧起動物來,就像是對待親人一樣,連語氣都很溫柔,他總是親切地稱它們為“寶貝”。
李波對動物的熱愛和保護源于1997年的一場意外。那時,他和女朋友從事時裝表演,“整天美女、明星陪伴,出入高級場所,很是風光”。
有一天,李波駕駛著朋友的豪華奔馳車準備停靠,突然上來幾個人用手槍頂住他的頭部要搶劫。他出于本能的反抗讓歹徒扣動了扳機,但不知什么原因槍沒有打響,歹徒便拿出了刀行兇,多虧有體育好的“底子”,才使他死里逃生。
在東北老家養病的幾個月里,“扣動扳機的聲音總是在耳邊,終日感到惶恐不安”。這場生死較量,使李波“對生命有了一種崇敬與蔑視”,讓他“開始關注人類之外的生命,反思生命的意義”。
“和活著比起來,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李波悟出這么一個道理。于是他退出商界,開始救助流浪貓狗。
在和流浪動物的接觸中,他感覺到,困擾自己的緊張情緒有了些許緩解。對動物也“由最初的喜歡到愛,上升到尊重與保護,以至于現在的瘋狂”。
為了動物能更好地活下去,每次放生他都要走很遠。為了救一頭山豬,他不惜奔波數百公里進入深山老林,花掉上千元錢。為了一只海豚,他包船到幾百海里以外的深海區去放生。
“2009年10月31日(周六),領角鸮已恢復,等待盡快放生。當天傍晚不慎飛走,尋找較長時間無結果。痛心!”這是李波的日記《辛德勒名單——動物劫》的一段話,這本日記記錄了2006年以來他救助每一個動物的過程。
他還創建了“動物110”個人網站,為收集動物保護信息、交流經驗,提供平臺。在全國高校率先開設“動物福利”公選課,120人的選課名額,每次都有七八百人報名。
李波曾想辭掉教師的工作,一心一意從事動物保護,但巨大的開支,迫使他放棄了這個念頭,“老師是我的職業,動物保護是我的事業”。
面對女朋友在美國的召喚,李波開玩笑地說,“中國需要我,那些野生動物更需要我!”
他解釋說,自己不適合成家,對于動物傾注了太多的愛,無法承擔結婚后的責任,“在中國搞野生動物保護注定是孤獨的”。
家里人說他瞎折騰、不務正業,對他不找老婆、放棄掙錢的時裝表演等“瘋狂”行為已是無語,只能勸他要注意身體。至于那些利益受到損害的人,更是曾多次威脅他。
李波承認自己有點“瘋狂”。他說,“在中國,你不做個極端的環保主義者,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來源: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