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是世界上惟一不怕野獸的犬種,有“一獒抵三狼”的美譽,是保護主人和主人財產的最佳護衛犬,所以藏獒在藏族家庭中非常受重視。
13世紀的馬可.波羅在游記中這樣描述他在今天的四川藏族地區見到的藏獒(翻譯者馮承鈞先生認為是今理塘一帶):"有無數番犬,身大如驢,善捕野獸……"他甚至帶了一只藏獒回到家鄉。中文版的《馬可.波羅游記》中更有這樣的注釋:"此種番狗大逾印度狗兩倍,頭大毛長,頗獰猛,其力可敵獅"、"力甚強,足制種種野獸,尤能制大而可畏,名為beyamini之野牛"。
藏獒能敵青藏高原上最為強悍的野牦牛。早期著名的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曾經畫了一幅速寫,畫面是兩只藏獒正勇敢地迎戰一頭巨大的野牦牛。真是種幸運的巧合,1993年我與《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記者出身的黃效文在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考察時,就親眼目睹了與斯文.赫定描繪的幾乎完全相同的情形,那頭差點將我們的越野車掀翻的雄性野牦牛被兩只藏獒追得落荒而逃。
藏民通常會給藏獒帶上一個鮮紅的項圈,一是讓藏獒更威風漂亮,二也保護它在與野獸搏斗時免遭致命攻擊。
幾乎所有到過青藏高原的探險家都會在他們的探險日記里描述藏獒,幾年前,香港的中國探險學會有一位博士"美女"(美國女人),她是空手道的黑帶四段,功夫十分了得,但有一次在四川德格縣工作時被藏獒咬得遍體鱗傷。
從古到今,一提到藏獒,大部分人贊賞不已的往往是它那體格強壯的偉岸體魄,但我更為欣賞藏獒的內在氣質和性格。常有人說藏獒野性十足,實際上這種所謂的"野性"就是藏獒那種與生俱來的警惕性和領地意識。它是天生就有極高警惕性的忠實衛士,最盡忠職守的牧羊犬;勇猛無畏,但神態舉止頗有大家風范。城里的寵物狗遇上陌生人時,總是先嗅嗅你的腳,隨后就使勁搖著尾巴討人歡心。在青藏高原跑了這么多年,我從來沒有遇到過一只藏獒會這么客氣地對待陌生人。
青藏高原是藏獒的原產地,藏獒廣泛分布于青藏高原海拔3000至5000米的高寒地帶,是世界公認的最古老、最稀有的犬種。
大自然的造物能力和規則也讓人嘆服。藏獒的秉性與體形是一種完美的結合,如果這二者中缺失其一,我們都難以再稱之為"藏獒"。藏獒就是青藏高原嚴酷的生態環境與特殊的藏區游牧文化共同造就的產物。藏獒那寬闊的胸膛和開闊的鼻孔意味著它有卓越的呼吸系統,確保在高海拔的低氧條件下也能獲得激烈運動所需要的足夠氧氣;厚重的皮毛則可自如應對零下40攝氏度的嚴寒。至于藏獒的勇猛無畏,這與它的主人一樣,要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生存下來,還能有別的選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