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長白山之行考察的主題是生態旅游規劃。早在出發之前的準備過程中,躊躇滿志的我們就盤算著要以實際行動影響當地人,轉變他們的生態觀念,提高他們的保護意識。
汽車在森林中穿行,我看著道路兩旁的茫茫林海,想起沈老師用“樹林”和“森林”的對比,便又對游客講起了原始森林的意義和生態價值。還有天池有多深,天池里有沒有湖怪,森林里有什么動物,等等,講著講著,我不禁暗自驚訝,忙碌了幾天,我竟對長白山有了這么多的了解!
游客在旅游中亂扔垃圾歷來是旅游管理的難題。為了防止我的游客出現這樣的情況,我隨身準備了垃圾袋,同時也要求游客自備垃圾袋。我說:“請大家把垃圾扔在自己的袋子里,如果實在拿不了就請交給我?!倍鄶涤慰秃芘浜希灿协h保意識較差的游客在停車休息時習慣性地向外扔垃圾。我于是默默地下車幫他們揀回來。
走在路上,路邊的垃圾隨處可見。我不忍看到美麗的景物被這樣污染,只好掏出垃圾袋邊走邊揀。兩位游客看到了,問道:“為什么要揀這兒的垃圾?”“因為這兒是我的家!”這句話是幾天前保護站的孫哥說過的,這時我也情不自禁地脫口而出。僅僅幾天的長白山生活,已讓我深深愛上了這里的一草一木,不愿看到任何對它的破壞,就像不愿看到有人破壞自己的家。此后,我負責的這一團游客亂扔垃圾的現象逐漸有了很大改觀??磥恚虢逃慰蛺圩匀?,自己首先要愛自然。
峽谷到了。我要帶著游客穿過森林去看大峽谷。剛一下車我就驚呆了。林間的空地上停滿了大大小小的汽車,到處都是人。無數游客蜂擁著向森林深處擠去。在混亂的人流中,我早已身不由己,那里還找得到自己的游客,只好隨著人們往里走。兩天前,同樣是在這片森林,它的和諧與寂靜曾讓我無限癡迷,而此刻這里卻一下子變成了鬧市。喧鬧聲伴著樹枝被折斷的噼啪聲響成一片。往日的鳥鳴和峽谷的嘩嘩水聲早已聽不到。人多,下雨路滑,游客們為了防滑和圖省事,不斷地開辟著新路,無數小草、青苔、灌木在人們的踐踏下變成爛泥。我舉著個導游旗,目睹著這一切,心里難受極了,空嘆自己力量的藐小。大自然怎能經得起這樣糟蹋?我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旅游管理是搞好生態旅游、保護生態環境的首要問題,。
天池附近是高山苔原帶,苔原植物一旦破壞就難以恢復了。因此上天池的路每年都在加寬,而裸露的地面卻因水土流失不斷出現一道道水溝。我想起就在幾天前,同伴們還在為該不該在天池修路的問題爭論不休,現在看來,要保持天池道路的自然原始狀態的想法已顯得太不現實。
一天的導游經歷,讓我把熱愛自然、尊重自然的意識付諸行動,它不僅讓我教育了游客,更教育了我自己,它讓我體會到了一種環保教育的成就感。但同時,也讓我真實地看到了許多森林旅游中存在的許多現實問題,讓我發現了西坡旅游的很多不足之處,也糾正了我思想上一些帶理想化色彩的認識偏差。導游員該怎樣管理,垃圾該怎樣收集,道路該怎樣改善,生態該怎樣保護等等這些問題,歸結到一點是生態旅游的管理問題,這是值得我們深深思考的。我想這也是所有關心生態旅游事業的人們應該深深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