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離休老干部前不久專門致信國家旅游局領導,指出出境旅游時國人的種種不文明行為“事關我們國家的尊嚴、民族的尊嚴”,此事引起何光暐局長的高度重視,立即批示國家旅游局相關司室要抓好管理教育工作。作為旅游從業人員,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認真貫徹落實這一工作。
隨處吐痰和口香糖、亂扔雜物、公共場合大聲喧嘩、不遵守秩序……有關部門對類似的旅游不文明行為做了歸納總結。這樣的事發生在國內旅游中就已經很令人難堪了,出國旅游若還如此“不拘小節”簡直就是丟中國人的臉。每每遇到這樣的情況許多人都會搖頭皺眉,然而搖頭皺眉之后我們是否想過,為了不再看到類似的情景,我們還能做些什么呢?
“身教勝于言教”是我們從小就懂的道理,只有從我做起才有說服力,所以在要求游客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我們從業人員首先要提高素質。試想,如果我們的導游、領隊笑容可掬、彬彬有禮,團隊中的游客恐怕也不好意思口出穢語、不管不顧吧?另外,雖然這幾年出境游越來越紅火,但許多游客真的是第一次走出國門,對許多國外的風俗并不了解,那么如果我們的旅行社把服務做得再細致點,印發一些相關的材料給游客,開行前說明會的時候專門做些解釋,許多尷尬應該是可以避免的。加強管理教育的辦法其實有很多,只要大家多動腦筋、充分發揮才情智慧。
當然,樹立國人的良好形象,關鍵還在游客自身。旅游中暴露的不文明行為,從小處看,是反映了一個人的修養欠佳;從大處看,說“事關我們國家的尊嚴、民族的尊嚴”一點也不過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建設迅猛發展,人民的文化素質和道德休養也應該隨之得到較大的提高。我們相信,沒有一個中國人會有意破壞咱們的民族形象,只是很多細節沒有被注意,作為旅游從業人員,我們在這兒給您提個醒兒:出國在外,您代表的不只是您自己,還代表著咱中國人,來自禮儀之邦的中國人。
“五一”到了,我們又迎來一個出境游的高峰,無論導游、領隊還是參團游客,都希望這是一段愉快的旅程,就讓大家一起從我做起摒棄不文明行為,為了一個開心假期,更為了維護我們的國家形象和民族尊嚴。
游客不文明行為
一.共性問題:
1.隨處吐痰喝口香糖,隨處扔雜物;
2.公共場合大聲喧嘩(飛機、旅游大巴、餐廳等),習慣性臟話;
3.不遵守秩序(人行道、便道;不排隊搶行);
4.不尊重人(不聽導游講解、不尊重服務人員、不謙讓老年人、公共場所吸煙).
二.景區點:
1.亂折花草樹木、踐踏草坪;
2.亂刻亂畫;
3.窄景區點亂扔垃圾;
4.登山途中赤膊.
三.賓館:
1.毛巾、枕巾擦皮鞋:
2.燈罩上晾掛內衣、襪子:
3.煙頭扔在地毯上:
4.不注意客房熄燈.
四.旅行中:
1.旅游車船上不顧老幼病殘爭搶座位;
2.入廁不沖;
3.乘車入廁拍照不排隊;
4.不遵守交通規則;
5.不遵守當地人民和宗教習俗習慣;
6.不遵守一米線的規定.
五.餐館:
1.自助餐浪費食品、用自帶水壺取走餐廳飲料,甚至順手牽走餐具;
2.爭搶食物為此引發口角;
3.亂敲桌子.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