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環境學家日前發出警告說,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世界第二小島國圖瓦盧、它的鄰國基里巴斯以及印度洋上的馬爾代夫三個島國正面臨可能被海水吞沒的“滅頂”之災。造成這種情況的罪魁禍首就是全球氣候變化和溫室效應。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資料顯示,如果人類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減緩氣候變暖,到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大約要升高1.4至5.8攝氏度,海平面將上漲80厘米左右。也許再過50至100年,圖瓦盧這個令人向往的太平洋明珠,將永遠從地球上消失。
從2000年起,圖瓦盧便不斷向世界發布有關地球環境惡化的危險信號。2000年6月,圖瓦盧政府請求新西蘭接收3000名圖瓦盧公民。2002年8月上旬,圖瓦盧政府表示將與基里巴斯和馬爾代夫一起,聯合對與導致地球氣溫上升有關的石油、汽車、軍火、煙草等行業的大企業提起訴訟,并要求賠償損失和采取對策。
對大多數國家來說,全球氣候變暖可能僅僅是一個長期“挑戰”,但對一些小島國來說,絕對是“即將來臨的末日威脅”!基里巴斯前總統塞布羅羅·斯托近乎絕望地說過:“作為基督徒,我只好將這一切交付到上帝的手里了。因為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事態發展,卻無法造出一艘諾亞方舟來。”
小島國的生存危機已經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下,專門設立了“特別氣候變化基金”、“最不發達國家基金”和“適應氣候變化基金”,受到發展中國家的普遍歡迎。然而,這些基金多數來自自愿捐助,很多承諾并未兌現,在如何使用資金等問題上,各國也未達成共識。好在情況有了好轉。2005年在加拿大召開的公約第十一次締約方會議,決定開展一項為期5年的項目,研究如何適應氣候變化影響,確定“適應氣候變化基金”的管理和運行模式,這將為采取實際措施應對氣候變化鋪平道路。
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全球氣溫升高正在增加颶風、洪水、干旱、森林火災以及其他極端氣象事件發生的頻率和強度。據不完全統計,2005年氣象災害對中國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856億元人民幣。美國“卡特里娜”颶風造成的經濟損失最終可能超過3000億美元。為了迎接全球氣候變化的挑戰,國際社會不僅要說,而且必須行動起來。建造預防《后天》式悲劇的諾亞方舟,只能靠人類自己。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