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北大醫學部拿流浪貓做實驗
2010-05-13

北大醫學部拿流浪貓做實驗

2010年05月13日  新京報  藍筠 姚瑤

    4月中旬,本報接到讀者報料稱,北京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藥理課的實驗用貓來源不明。記者隨后旁聽了該院一堂藥理實驗課。課上,實驗老師透露實驗用貓從貓販子手中購得,稱“可能是從郊區抓來的野貓”。該說法獲得實驗準備室老師的證實。

    對此,北大醫學部實驗動物管理辦公室表示,學校的動物實驗均嚴格按照國家和北京市有關規定進行,對相關情況將進行調查。

    ■ 暗訪:“野貓”未消毒麻醉后實驗

    根據報料人提供的線索,記者以旁聽生的身份,親歷了北大醫學部基礎醫學院藥理學系“降壓藥作用機制分析”藥理實驗。

    實驗貓臟兮兮散發著騷味

    這是一只不到3公斤的貓,記者最初見到它是在實驗準備室外的一個麻袋里,麻袋微微抖動著。隨后,它和一只木箱子一起被拿進實驗準備室,木箱約半個鞋盒大、頂部和側面有開口。

    報料人介紹,這種箱子是專為麻醉貓設計的,實驗管理員可通過側面的開口,給貓注射3%的戊巴比妥鈉(一種麻醉劑)而不被其抓傷。

    再次見到這只貓時,它躺在實驗室的操作臺上,四肢被繩子固定,上下顎被分開,固定在一只鐵環上。因為麻醉劑的作用,已經睡熟了。

    與其他實驗動物不同,這只白貓臟兮兮的,皮毛板結了,散發著騷味。

    “老師,這貓哪來的?這么味兒。”不止一個學生問道。據了解,此前,他們都是從實驗動物科學部領來實驗動物,雖然也有特殊的氣味,但從沒像這次這么濃重。

    實驗老師透露,這些貓是從貓販子手中購得的,“可能是從郊區抓來的野貓”。

    對此,實驗準備室的管理員予以證實,其表示“只要一個電話,專門賣貓的人就會將貓送到學校。”

    據動物保護組織介紹,北京已少有真正的“野貓”,貓販子所逮的大多為流浪貓。

    僅少數學生戴手套實驗

    這堂課共有兩只貓“被實驗”,除去白貓外,還有一只是花貓。學生被分為兩組,每組近10人。其中,少數學生戴著膠皮手套。被問及實驗前是否對貓進行消毒或免疫處理時,實驗管理員搖搖頭,稱“麻醉后就直接送過來了”。

    實驗開始。首先進行氣管插管,一學生剪去貓頸部的毛,露出粉色的皮,隱約可見皮下細小的血管。

    隨后,手術刀在貓頸部正中切開一道長約10厘米的口,氣管被分離出來,在上面作一“T”字形切口,插入氣管套管,結扎固定。同時,在貓的左側后腿股溝處,切開約3厘米左右的口,實驗藥劑和生理鹽水通過股靜脈插管輸入貓的體內。

    貓尸體被裝進塑料袋收走

    在分離頸動脈和交感神經時,貓的身體開始上下抽搐,直到再次被注入小半管麻醉劑,抽搐才停止。

    實驗繼續。一根細線穿過貓的右眼瞬膜(一種半透明的眼瞼),與正上方測量血壓的傳感器連接。跟著,學生通過電極刺激貓的交感神經,觀察其瞬膜收縮及血壓的變化,記錄下實驗數據。整個實驗進行了約兩個半小時。

    實驗結束后,一名學生在貓的后腿注射空氣針,確認貓死亡。隨后,一名保潔員將貓的尸體裝進塑料袋收走。保潔員稱,尸體將與其他實驗動物一起焚燒處理。

    ■ 追問

    1 為什么一定要用貓做實驗?

    實驗老師在課堂上解釋,“降壓藥作用機制分析”是通過動物瞬膜的實驗反應,驗證降壓藥的原理及作用機制。實驗可選用貓、狗或兔子,其中貓的瞬膜形大且反應靈敏,是進行該實驗最適合的動物。狗和兔子雖然也有瞬膜,但形小,用藥后變化小,所以一般不選用。

    “貓瞬膜實驗是降壓藥的一個經典實驗模型。”北大醫學部藥理學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師稱,幾年前他讀本科時,也是用貓做同樣的實驗。

    記者查詢發現,根據2009年北京地區“實驗動物許可證”年檢結果,北大醫學部實驗動物科學部經過北京市科委批準的實驗動物有大、小鼠等四種鼠類,兔、犬和猴,名單中并沒有貓。

    2 為何不使用正規“實驗貓”?

    “整個北京市幾乎沒有供應實驗用貓的。”北大醫學部實驗動物科學部辦公室工作人員透露,目前常見的實驗動物為鼠、兔以及少量的狗、猴,買不到實驗用貓。

    記者通過北京實驗動物信息網查詢,共有10家實驗動物生產單位,除一家為實驗動物籠具生產企業、兩家無有效聯系信息外,其余7家均表示無實驗貓供應。

    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為北大醫學部供應實驗動物,其銷售部人員稱,由于需求量太少,生產企業從成本角度考慮,也不愿生產實驗用貓。此外,公司的鼠、兔等實驗動物品種都由美國引進,但目前國外實驗貓的品種也非常少。

    軍事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實驗用鼠、兔、狗等的國家標準都已設立,但尚無實驗用貓的標準。這一說法得到市實驗動物管理辦公室的證實。

    3 用流浪貓是否存安全隱患?

    北京市實驗動物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北京市實驗動物管理條例》規定的實驗動物,是指經人工飼養、繁育,對其攜帶的微生物及寄生蟲實行控制,遺傳背景明確或者來源清楚的動物。“來源不明的貓,身上可能攜帶病菌和微生物,且可能傳染,致人畜患病。”

    一業內人士認為,如果貓來源不明,又未經過免疫、消毒,人一旦被其抓傷、咬傷,就很可能會感染狂犬病。

    該業內人士分析,藥理學實驗可分幾個階段,對于教學中的驗證性實驗,非純種的動物也能滿足要求,但消毒和免疫是必須的。如條件有限,則操作者必須佩戴膠皮手套,并防止手上有創傷。

    4 今后實驗可否換用替代品?

    北大醫學部藥理學系一位帶實驗課的老師坦言,實驗室所用貓的來源確實存在問題。因涉及動物倫理及貓來源的安全性不高,系里四五年前就考慮過取消實驗,但一直未成行。

    “基礎醫學學科將進行教改,配合教改,系里決定取消這項實驗。”這位老師說,教改后,將增加學生自主設計類的實驗,驗證性的實驗則會在課時上有所減少。

    該老師表示,以后將改用大白鼠進行降壓藥方面的其他實驗。“大白鼠動脈無創測血壓裝置都已經購置好了。”

    ■ 回應

    校方:將到相關院系進行調查

    北大醫學部實驗動物管理辦公室盛老師表示,學校的動物實驗均嚴格按照國家和北京市的有關規定進行,“不可能存在用流浪貓做實驗的情況。”

    當記者表示曾旁聽相關實驗課程時,盛老師稱會到相關院系進行調查,但具體信息需經校宣傳部發布。截至發稿時,記者未能從校方獲得相關調查結果。

    部門:若經查實將責令停止

    北京市實驗動物管理辦公室相關人員稱,在全國范圍內有生產實驗用貓的單位,但就目前的登記情況來看,北京市并沒有這種單位。

    該人士稱,用來源不明的貓進行實驗不符合《北京市實驗動物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若經查屬實,將責令停止違法活動,甚至吊銷實驗動物使用許可證。

    (新京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