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wǎng)上看到泰國的一些旅游點掛出中文警示。我是一中文老師,曾因機緣巧合,在泰國教授中文和旅游一年。那次在芭堤雅,我游泳后在更衣室見到墻上有一簡體中文標語:“便后請沖水。”那時我只覺得臉紅耳赤,羞愧無地。那時我走遍了泰國,也只那一次見到中文警示,現(xiàn)在更多的地方出現(xiàn)了,可能人家對我們有些忍無可忍了。
想起初到泰國,那學校主管第一次跟我們幾個中國老師開會,首先強調(diào)的就是小便后不要忘了沖水。至今想起,仍搖頭不已。
現(xiàn)在越來越多國人走出國門,也就把我們自己(包括種種陋習)展示在別人面前,諸如:
上廁所后常常“忘了”沖水的,是我們中國人;
泰國的大多數(shù)餐廳,客人用完膳是自己把椅子放回桌子底下的。吃完了起身就走,擺椅子?那不管我的事,是我們中國人;
泰國人很忌諱用腳指人。用腳指別人地攤上的貨物,問“多少錢”的,是我們中國人;
愛在餐廳、酒店大堂高聲談笑的,是我們中國人;
泰國要求婦女在公共場合坐下時一定要膝蓋并攏。叉開兩腿,斜躺在沙發(fā)上的,是我們中國人;
“看不見”別人正在照相而在別人鏡頭前大搖大擺地穿過的,是我們中國人;
......
有次有一幫朋友要去泰國旅游。我說行前讓我給你們講講泰國的風俗習慣吧,不要出去了不知道入鄉(xiāng)隨俗,十個中國人出去有九個要給國人丟臉的。其中有人說“不至于吧”。等他們回來,我問他有沒有這樣,有沒有那樣?他說:“噢那我們沒注意到呀。”我說:“我早說什么來著?”
以前有人讀了柏揚先生的《丑陋的中國人》,以為柏揚是惡意貶損自己同胞。以我在國外的所見所聞判斷,柏揚先生已經(jīng)是給國人留足了面子的了。
我想跟我的同胞兄弟姐妹說:在國內(nèi)怎樣都算了,那是我們自己家里的事。到了國外,謹記你的一舉一動,代表國人的形象,不可不謹慎。
我們應(yīng)當在出國前少想著一點買什么禮物帶回來,少想著將可以看到什么樣的“另類風景”,多想著一點如何去了解對方國家的文化傳統(tǒng)風俗習慣。對別人的文化傳統(tǒng)風俗習慣不了解,也不尊重,出去就胡來,以為小節(jié)無傷大雅,這恐怕只能讓我們泱泱大國禮儀之邦蒙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