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眼睛救助600多國家級動物
時間:2010年07月12日 來源: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浙江在線07月12日訊 7月5日,《平陽鰲江驚現一鱷魚》一文經報道后,不少讀者打來電話詢問,溫州綠眼睛環保組織(以下稱綠眼睛)是什么樣的組織,該組織救助了多少動物?綠眼睛蒼南救助站都有哪些動物?近日,記者走訪了溫州綠眼睛蒼南救助站。
救助站仿佛微縮版動物園
7月6日上午,蒼南縣溫州綠眼睛救助站內,一只猴崽隔著鐵欄吸食母乳。猴子的鄰居是天鵝、鱷魚、白腹隼雕、蟒蛇、貓頭鷹等國家級保護動物。眾動物組成了一個“微縮版”動物園。
“動物園”的面積不大,只有270平方米,但動物們都有自己的獨立空間。工作人員朱昌藏說,黑天鵝有獨立游泳池,白腹隼雕有粗壯的樹干供它棲息,貴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蟒蛇和巨蜥則更受優待,因為怕熱,它們被安排住進了有空調的房子。
7年救助600多國家級動物
據朱昌藏介紹,猴崽和母猴去年11月送到救助站,當時,母猴在一次意外中被狗咬傷。如今母猴痊愈,再過幾天,母子倆將被放回山林。
“救助站是固定的,而里面的動物卻不斷變化,‘老’動物剛放回自然,馬上又有‘新’的進入救助站。”另一名工作人員白洪鮑說,綠眼睛蒼南救助站自2003年創辦以來,已救助了5000多只(條)野生動物,其中國家二級以上保護動物就有600多只(條)。
“救助野生動物和救助人不一樣,不但要了解它們習性,還要了解它們的生活飲食習慣,比如空調房里的蟒蛇,每個月要喂一只雞,而巨蜥每天都要吃肉。”白洪鮑說,為了救助野生動物,綠眼睛招聘了專業的獸醫,在救助站里配備了衛生室、隔離室、野放訓練籠等。記者郭進
記者了解到,溫州綠眼睛蒼南救助站是由綠眼睛法人方明和創辦。據介紹, 2003年,“綠眼睛”獲得民辦非企業的注冊身份,主要致力于環境宣傳保護,野生動物保護。救助站每年用于動物的救助經費需要數萬元,作為民辦非企業組織,它的資金主要來自林業部門下撥的動物救助資金,及企業和社會熱心人士的捐助。
據《溫州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