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溝內發現“活化石”生物
時間:2010年7月15日 來源: 東亞經貿新聞(長春)
魚缸里的三眼恐龍蝦
東亞吉林訊(記者 張中志 文/攝) “像蝌蚪,又不是蝌蚪;像魚,又不是魚,這到底是什么東西?”7月13日,吉林市市民徐先生在一水溝里抓到了四只“怪物”。
頭像鯰魚 尾似蚯蚓
據了解,徐先生的單位就在吉林市西站附近,他所稱的“怪物”其中兩只就養在了辦工桌的魚缸內,它們在水中游來游去,乍一看像一只鯰魚,再一看又像一只大的蝌蚪。
“怪物”的全長約5厘米左右,大大的頭部像鯰魚,頭部的外側有一層硬殼,左右各有兩根須子。尾部類似蚯蚓的身體,但最末端又分了插,很像蟋蟀。在“怪物”的肚皮處有很多觸角,呈紅色。
鐵道邊水溝內發現“怪物”
據徐先生介紹,13日10時許,他在吉沈線黃旗鐵路道口施工,發現道口的北側有一個水溝,在水溝內發現了這種生物。
“我活了50年了,也沒有見過這樣的生物!”徐先生十分好奇,現場咨詢了一番,但沒有人能辨認出是什么生物,徐先生抓了四只,放在了礦泉水瓶內帶回到單位,單位同事也都表示從來沒有見過此種生物。
據徐先生介紹,打撈到“怪物”的水溝位于鐵道旁,水溝內有數百只這樣的生物。記者跟隨徐先生來到了水溝旁,看到面積不到30平方米的水溝內,到處可見這種“怪物”游動,根本不管人們的到來,記者現場抓了幾只,以供專家進行鑒定。
專家:“怪物”叫三眼恐龍蝦
隨后,記者來到了吉林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就此事向野生動物協會的專家進行咨詢。專家唐景文說,這種生物叫三眼恐龍蝦,學名佳朋鱟蟲,三眼恐龍蝦被稱為“活化石”,在日本,臺灣等地區被人當作寵物飼養。
據資料顯示,三眼恐龍蝦屬足亞綱,背甲目,是一類小型的甲殼動物,它的大背殼呈橢圓形,腹部細長,柔軟靈活,長尾巴成叉狀。成年后體長大約有10厘米,共分成約40節,還有些葉子一樣的附屬肢體,有的肢體多達70多對。因為它有三只眼睛,兩側有黑色的復眼,中間有一只白色感光的眼睛。
記者在網上查詢后發現,三眼恐龍蝦的祖先可追溯到2億5千年前,它的蟲卵在干旱的環境下,至少能存活25年,這幫助它們逃過了恐龍滅絕的年代,三眼恐龍蝦的名稱也由此而來。三眼恐龍蝦主要分布在日本、俄羅斯、美國西北方、非洲、澳洲,以及一些比較偏僻的地區,但在中國卻極為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