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像愛家人一樣愛動物
時間:2010年8月16日 來源:新華網
大概是自己從小在農村待過,每每看到村后那片墳地上的烏鴉,便覺得不那么爽快。到日本留學后,校園內到處是銀杏樹,烏鴉也特別多,我一直都盡可能與它們保持一段距離。
但不久后,我發現每天午后定有一位大媽來校園喂烏鴉。她會從超市買來很多的面包邊角料,一邊嘮嘮叨叨,一邊拿出來喂給烏鴉。天長日久,來吃食的烏鴉越來越多,大媽也好像每只都認識一樣,和這個說幾句,又跟那個談兩聲。平日“嘎嘎”聲不絕的烏鴉,此時待在大媽身邊卻異常安靜。漸漸地,不知是喂烏鴉的大媽打動了我,還是他們之間平靜,甚至溫馨的畫面感染了我,那層長久以來蒙在烏鴉身上的不吉利色彩,竟然慢慢淡了。
如果只是校園里的這一幕,我還不會對日本人愛護動物的行為感到觸動,直到后來遇到的蝮蛇故事。
畢業后,我租下的房子外有一個大院。某年快入冬的時候,我發現隔壁開始在他家大院里挖土,然后又填了起來。我有些好奇,去看了看,見鄰居把幾條已經凍僵了的蛇埋了回去,據說是蝮蛇。
“那家伙明年春天爬出來,豈不會傷人?”我問。“你不惹它,它不會主動傷人的。”鄰居沒有停下手中的鐵鍬,把土埋在了蛇身上。這讓我不禁想起兒時在農村的場景,那時人們見到蛇肯定會去打,要是毒蛇就更不用說了。可在這里,我終是有些漠然了。的確,這個城市里,從沒聽說過有誰曾被蛇咬傷。
我想,這可能就是真正的與動物和諧相處,像家人一樣。(陳言 作者為旅日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