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女孩兒,拂去珠穆朗瑪?shù)膲m埃
2006-04-06
于地球而言,珠穆朗瑪,是一座地理標志。
于我們的心靈世界而言,珠穆朗瑪,是一座不朽的精神豐碑。
而《拂去珠穆朗瑪?shù)膲m埃》向我們展示的珠峰卻容顏已改。人類的和平與幸福,有賴于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和信任,同時也有賴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作為世界上最高山峰的珠穆朗瑪,一直以其寧靜和純潔為世人所向往。然而如今這位女神身上‘寧靜與純潔’的外衣正在被各種各樣的垃圾所覆蓋。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隨著珠峰攀登熱的逐年升溫,越來越多的廢棄物給珠峰地區(qū)原本脆弱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各個營地周圍的環(huán)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據(jù)資料統(tǒng)計,從1921年到1999年,共有615噸廢棄物被丟棄到了珠峰的山川里。”
近代以來,由于人類活動的大規(guī)模增加、過分重視經濟增長的作用、受經濟利益驅動影響以及過于強調法律的地位而忽視首先教育的結果,在地球上,人類居住的整體環(huán)境日益惡化——熱帶雨林和溫帶森林被破壞造成干旱、水災連年不斷,草場過度載牧和墾荒造成荒漠化不斷擴大,臭氧層被破壞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和海平面升高……,在這場人類智慧與物欲的競賽中,人類正在品嘗著自己的無知種下的苦果。沉重的話題需要輕松的答案,《拂去珠穆朗瑪?shù)膲m埃》一書中,一群為環(huán)保而義無反顧的勇士們一次次的彎腰,也許可以為我們找到些許答案,并給生活在急劇變幻時代的我們一些有益的啟示。
呂雁——本次活動的志愿者,北京大學法學院碩士,北大山鷹社成員,有過3次攀登雪山的經歷,國家三級運動員,一位外表俊秀斯文、內心堅定沉著的女性,回到北京不到一個月,很快將這次活動的歷程和點點滴滴整理成書。
當我見到呂雁的時候,我不得不感嘆,一個人的力量,不是來自于他的肌肉,或者說是他孔武有力的體格,而是來自于他具有無限潛力的內心世界和由此成長出來的精神力量。
打開本書,匯聚我們所有關于西藏記憶的片斷:遍布西藏的大大小小的寺院,精心保存于寺院的佛經和典籍,身披袈裟、神態(tài)安詳?shù)睦锷耍C獵飄蕩在一座座山口的五色經幡,抑揚頓挫不絕于耳的誦經聲,長途跋涉轉山繞湖的虔誠信徒……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你恐怕很難想象。由于文化上的差異,我們中的很多人不能體認藏族文化,但是,他們偏偏忘了,文化是多元的,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社會的和諧,有賴于各民族互相尊重,不同的民族和族群,有著不同的文化,每一種文化又各具獨特的魅力。只有保持各自文化的獨立性,充分展示不同文化之美,各美其美,同時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優(yōu)點和長處,進而美人之美。這樣,社會才能呈現(xiàn)多彩與和諧,人民才可以安居樂業(yè),國家也將呈現(xiàn)繁榮和興旺。
這本書,足以喚醒人們某些沉睡的神經,它所拂去的,不僅僅是珠穆朗瑪?shù)膲m埃,更可以是塵世的浮華和喧囂,讓我們的心靈受到洗禮,回歸心靈的故鄉(xiāng)。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fā)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