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只火烈鳥將首現揚州
2010-08-18 來源: 揚州晚報(揚州)
茱萸灣動物園水禽湖改造預計今年國慶前完工,將打造以
鶴文化為主題的生態水禽展區——
今年3月,茱萸灣動物園取得了數十種物種“新引進馴化繁殖”資質。記者昨獲悉,目前該園水禽湖改造進入準備階段,預計今年國慶前將能完工。
茱萸灣景區今年先后完成了景區入口景觀提升工程、芍藥園提升工程、北部景觀改造提升工程,隨后進行的將是水禽湖提升工程及靈長類三期建設,通過改造提升,打造以動物為亮點的特色風景區。
記者獲悉,水禽湖工程將主要打造以鶴文化為主題的生態水禽展區,主要分鶴觀賞區、火烈鳥觀賞區、鴛鴦展示區、天鵝觀賞區及雉雞類展示區等。
再引30種禽類5種靈長類
目前,茱萸灣動物園現存較為珍貴的一類動物共計13種,其中去年引進的兩只黑猩猩最為珍貴,雖然僅有兩歲,但每只價值20余萬。
茱萸灣動物園已決定,再引進30種禽類和5種靈長類珍稀動物,其中30種禽類分別為10種鶴類、10種游禽、10種雉雞類動物,每種禽類數量不同,這30種禽類動物將于今年“十一”之前到達揚州。
另外,5種靈長類動物分別是金絲猴、黑白疣猴、山魈、博士猴、長鼻猴,每種靈長類動物引進4只,加上現有的7種,動物園靈長類動物將達到12種之多。這五種靈長類動物將于今年年底前引進到位。
10種鶴類展示“鶴文化”
動物園動物管理科科長李文斌介紹,全球共有15種鶴,其中分布在中國的有9種。今年引進的30種禽類中的10種鶴類,是為了進一步展示揚州“鶴文化”。
李科長介紹說,揚州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多彩的“鶴文化”現象,如“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另外,古代揚州有“鶴城”之稱,現在還遺留有許多以鶴命名的地名,如仙鶴寺。
此次引進的10種鶴類,分別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6只、白鶴6只、黑頸鶴6只、黑鸛6只、白鸛6只,以及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枕鶴6只、灰鶴8只、蓑羽鶴10只、灰冠鶴10只、火烈鳥20只。另外,鸛與鶴外形相似,同屬涉禽類動物,所以列入鶴類,主要有大紅鸛(別名火烈鳥)、白鸛、黑鸛3種。
火烈鳥將成“動物明星”
改造后的水禽湖占地面積有5萬多平方米,主要分鶴觀賞區、火烈鳥觀賞區、鴛鴦展示區、天鵝觀賞區及雉雞類展示區等。其中許多動物為揚城首次出現,最有可能成為“新動物明星”的當屬即將引進的20只火烈鳥。
據介紹,揚州之前從來沒有出現過火烈鳥,火烈鳥是鸛形目紅鸛科紅鸛屬的一種,因全身為火紅色而得名,是一種大型涉禽。“火烈鳥脖子很長,常呈S型彎曲,通體長有潔白泛紅的羽毛,成群結隊,非常的漂亮。”
火烈鳥喜歡群居,主要生活在濕地沼澤地帶和一些瀉湖里,靠濾食藻類和浮游生物為生。為了給火烈鳥營造一個合適的生存環境,水禽湖東南地帶將建設一片濕地,作為“火烈鳥棲息灘涂”。
“揚州春夏秋的氣溫和環境還是挺適合火烈鳥的,不過到了冬天就有點困難了,到時候我們會專門為火烈鳥增建過冬房,將所有火烈鳥搬進室內。”李文斌說。
水禽湖將專設“觀鶴臺”
記者從茱萸灣風景區水禽湖改造平面圖上看到,新的水禽湖在原有的基礎上變動很大,新增加了鶴觀賞區、火烈鳥觀賞區、鴛鴦展示區、天鵝觀賞區及雉雞類展示區,并專門設有“觀鶴臺”。
據介紹,新的水禽湖通過地形的改造,植被的栽植以及濕地景觀的營造,以滿足動物生態環境的需求,并通過仿造原始生態環境,突出“水”的優勢,讓所有禽類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清澈的池水中。
據悉,水禽湖不但展示10種鶴類,還將通過圖片、文字介紹各種鶴類,并請專家現場向游客講解有關鶴類知識,介紹揚城“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