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加快保護野生東北虎步伐
2010年08月30日 來源:新華網
一只小鳥從一只正在進食的東北虎身旁走過
新華網長春8月30日電 (記者宗巍)來自俄羅斯、印度、泰國等國家的20多名老虎保護專家,30日來到中國的“東北虎之鄉”吉林省琿春市,參加“虎保護與虎文化論壇”。在三天的時間里,他們將與這里的同行一起探討交流保護老虎的經驗和教訓。
作為東道主,吉林琿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處處長郎建民說,珍稀野生動物瀕臨滅絕是個世界性難題,野生東北虎的保護也是如此。應對這一問題,需要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通過孟加拉、俄羅斯、印度等國代表的經驗介紹,使他收獲了很多在野生東北虎保護方面可以借鑒的東西。
位于中國、朝鮮、俄羅斯三國交界處的琿春是野生東北虎在中國分布最密集的地區,也是野生虎在中、俄之間自由遷徙的良好生態廊道。
據了解,上個世紀70年代末,中國境內大約有150只野生東北虎,但是由于偷獵、森林破碎化和人類活動影響,到80年代末僅余35只。據國家林業局估計,目前野生東北虎的種群有18到22只,分散在與俄羅斯毗鄰的黑龍江和吉林兩省的東部山區。
近年來吉林、黑龍江等野生東北虎聚集的地區,通過加大巡護和監管力度來為野生東北虎創造良好的環境,更通過加強與海外老虎分布國家簽訂合約、互派專家、引進先進保護技術等手段,加快邁進中國野生東北虎保護的國際化步伐。
當天,俄羅斯遠東濱海邊疆區狩獵監督局和聯邦稀有動物及瀕臨滅絕物種特別保護局與吉林省林業廳交換了東北虎、遠東豹及其棲息地保護合作的協議文本。這也標志著中國野生東北虎保護在跨國界合作方面,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2009年,中國的野生東北虎保護工作人員引入了世界先進的MIST(管理信息系統)方式。經過一年多的實踐,這項已在非洲、南美等野生動物保護區取得成效的辦法,有效地推動了中國野生東北虎的巡護方式由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在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會長趙學敏看來,積極融入國際老虎保護這個“大家庭”,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是中國野生東北虎取得健康發展的重要推手,有利于中國野生東北虎得到更為科學的指導和幫助。
近年來像WWF(世界自然基金會)、WCS(國際野生生物學會)等國際組織,也為中國野生東北虎保護注入了新鮮血液。目前,由RARE東北虎保護自豪項目發起的旨在提高當地居民保護意識的活動成效明顯,不僅在琿春的農村地區建立了“老虎友好”項目,還成立了“農民反盜獵巡護隊”。
“下一步,我們要繼續加強與俄羅斯遠東地區東北虎跨國界保護的合作,鞏固和發展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全球環境基金等國際保護組織的交流與合作,分享國際有關野生動物與棲息地保護的資金、技術與先進理念。”吉林省林業廳廳長張德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