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葛翠琴24年收留動物近千
2010-09-17

葛翠琴24年收留動物近千

2010-9-16 來源:伊秀女性網

  連日來,南昌發生多起狗咬人事件,一時間,市民對街頭出現的流浪狗充滿恐懼。而今年8月1日起南昌市對部分大型犬實施的“限養令”,又使部分大型犬被主人遺棄流浪街頭。然而,卻有著這樣一群人,他們專門救助流浪動物,期待為它們重新尋找一個溫暖的家。

  24年來收留動物近千只,建立3個流浪狗救助站的南昌退休教師葛翠琴是南昌動物救助圈中的“名人”。

  有人說她是“流浪動物的110保護中心”,也有人說她是“狗癡”,更多的人則稱她為“狗奶奶”。葛翠琴說,現在她最欣慰的是家人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對她無償從事“狗事業”的支持。

  “狗和人一樣,都有生存的權利。”葛翠琴擔憂地對記者說:“我已經69歲了,每天仍在為我的200多個‘孩子’奔波忙碌。如果哪一天我走了,它們該怎么辦?”

  救起一條生命萌發一個念頭

  葛翠琴說,“我希望讓狗自然地沒有痛苦地離開,它們給我帶來了很多歡樂,會永遠活在我心里。”

  2010年9月14日,《新法制報》記者隨同葛翠琴一同走進南昌市新建縣七二0廠附近一處破舊的樓房內。院門才剛打開,十幾條狗就歡快地跑出來迎接它們的“奶奶”。一時間,大的小的,白的黃的,跳著的跑著的狗將葛翠琴團團圍住,葛翠琴摸摸這個,親親那個,惟恐沒親熱到落下了的狗會“吃醋”。

  葛翠琴告訴記者,自己從小就很喜歡小動物,“記得小時候家里買來母雞燉湯,我都會偷偷地抱到院子外放生。后來母親沒辦法了,只好帶我出門去玩,等我回來,看到鍋里已經燉好的母雞,那個難受勁就別提了。”

  喜歡小動物的葛翠琴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辦起南昌第一個流浪動物救助站,直到24年前,她偶然間救了一條即將被主人吊死的牧羊犬。那是1986年的一天,葛翠琴去墩子塘附近的菜場買菜,看見一個賣狗肉的狗販子正用繩子吊起一條牧羊犬準備宰殺,盡管已經遍體鱗傷,但那條牧羊犬還是在撕心裂肺地哀鳴著,“我看著心里很不是滋味,眼淚都要流下來了”。于是,葛翠琴毫不猶豫地向狗販子提出要買下這條牧羊犬。狗販子開價說:“少200元不賣!”葛翠琴翻遍全身,才找到90元錢。為了救這條生命,她毅然摘下了自己手上的金戒指作抵押,隨后馬上趕回家,取來足夠的錢,買下了這條牧羊犬。

  從那時候起,這條牧羊犬就成了葛翠琴家中的一員,葛翠琴把它當作自己的孩子一般照料著,并給它起名為“公主”。“它就是我心中的公主。”葛翠琴說:“雖然幾年后,年邁的公主閉上了眼睛,但起碼它走的時候沒有痛苦,它給我帶來了很多歡樂,會永遠活在我心里。”

  自從收養“公主”后,葛翠琴便“一發不可收拾”,只要看見無家可歸的流浪狗,她都會把它們帶回家。

  中三次福彩大獎均投入救助站

  對平常人而言,一生中能夠中一次大獎已是很不可思議的事了,而葛翠琴卻連中3次,這更讓葛翠琴堅信,“是收養的動物們為我帶來了常人沒有的幸運”。

  家中狗的數量越來越多,葛翠琴萌生了辦一個流浪動物救助站的想法。

  “那時我家條件還可以,丈夫是編劇,我是教師,兩個人的收入應該算是中上層。”葛翠琴回憶道。找房子、請工人……流浪動物救助站于2001年在揚子洲三聯村建起來了。

  更具傳奇色彩的是,從2002年到2005年的3年間,葛翠琴居然連續中了3次福利彩票,獎金加起來總共100多萬元。這些錢,被全部用在救助站,解了葛翠琴的燃眉之急。但只要提到救助站今后的開銷和資金投入,葛翠琴和救助站的志愿者們不約而同地都皺起了眉頭。

  與葛翠琴一道從事動物救助事業的愛心人士張倍倍介紹,目前葛翠琴共有3個動物救助站,除了先前建起來的位于揚子洲三聯村的救助站,其他兩個救助站分別位于南京東路星光村和新建縣七二〇廠附近,3個救助站共有動物250余只,其中狗200只左右,貓近50只。

  “一只成年犬每天需要0.5千克大米、400克左右雞骨架才能保證基本營養。這些動物每天要吃掉100千克大米和7箱雞骨架,僅食品開銷就超過400元,這還不包括每周的肉類和蔬菜加餐。”張倍倍向記者算了一筆賬:“救助站每個月光是食物開銷就要1萬多元,再加上水、電、工人工資,每個月的開銷至少2萬元。”

  “由于經費緊張,救助站只能采購最便宜的食物。”張倍倍嘆了口氣表示,雖然救助站會不定期地收到一些愛心人士的捐贈,但與龐大的開銷相比,這些捐助無疑是杯水車薪。“不瞞你說,救助站的員工們已經好幾個月沒發工資了,錢都用來給動物們買吃的了。”

  除了資金,其他人的不理解也讓葛翠琴很是為難。“狗剛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肯定會因不熟悉而叫上一段時間,但只要養狗人用心安撫,情況很快就會好轉。”葛翠琴說,“可有些人不理解,認為狗叫聲吵到了他們。我們怎么解釋都不行,嚴重時甚至發生過有人向狗舍里投毒的事情。”

  為了取得鄰居的諒解,葛翠琴只好一遍遍地向鄰居解釋,并悄悄地跟每只狗說,“別叫了,再叫人家就不讓奶奶住在這了,到時咱們就得搬家了。”而那些狗好像能聽懂葛翠琴的話,很快就會安靜下來。

  不斷地有流浪狗在救助中心安家,葛翠琴說,24年來,救助中心光救助的狗就有700余只,再加上貓等寵物,總數近千只。“這些年來,為了救助這些流浪的狗和貓,我將房子、車子都賣掉了。目前和老伴借住在一間辦公室里。”

  辛苦付出的背后也有人質疑,“有那么多貧困孤兒不去管,管什么貓貓狗狗!”這是“狗奶奶”常常聽到的質疑。“人有政府管著,小動物沒有人管,我就要管!生命是平等的,都應該尊重。”葛翠琴說:“別人說什么我不在乎,在我看來,動物們也有生存的權利。”

  救助站面臨“身份證”難題

  對于新的限養規定,葛翠琴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規定明確了要如何做,卻缺少后續收尾措施。為了市容和安全,可以限養某些大型犬,但限養之后,這些大型犬將如何處理,卻沒有一個詳細的安排。”

  盡管生活條件大不如前,但葛翠琴坦言,“現在的生活很充實”。“我每天早上在家準備小動物們的食物,上午、中午、下午3個救助站都要跑一遍看看。等到傍晚,就會帶著食物去給那些流浪在外面的狗喂食。”葛翠琴說,“看著那些流浪狗,我有種想哭的沖動,雖然我的能力有限,不能把它們都帶到救助中心,但我要盡力讓它們不挨餓。”

  每次出去,滿滿兩大筐食物很快就會發放完,葛翠琴說:“這說明南昌的流浪狗數目越來越多。”尤其是今年8月1日起,南昌市對一些大型犬作出限養規定,很多大型犬被主人拋棄,流浪在外。

  對于新的限養規定,葛翠琴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規定明確了要如何做,卻缺少后續收尾措施。為了市容和安全,可以限養某些大型犬,但限養之后,這些大型犬將如何處理,卻沒有一個詳細的安排。”

  除了限養規定,南昌市自今年8月1日起開始為每只狗辦理“身份證”,也讓葛翠琴很是煩惱。

  “不管資金多么困難,救助中心一直都按時給動物們注射疫苗。但辦理狗證一事,救助中心實在是力不從心。”葛翠琴說,“每只500多元的辦理費用,救助中心實在是負擔不起。狗場至今仍沒有一只狗辦理狗證,反倒是收留了幾條已辦證但可能因限養而被主人拋棄的金毛犬和小鹿犬。”

  已申請成立省級動物保護協會

  在葛翠琴看來,流浪動物本身也是一個社會問題,而且是很少得到社會關注的“冰點問題”,“正是缺乏關注,才造成了我國流浪動物救助方面的困境。”

  根據自己20多年救助流浪狗的經歷,葛翠琴將人們對狗的態度分為3種,一種人不愛狗,另一種人玩狗,還有一種人愛狗。

  “不愛狗的人經常會殘忍地傷害狗;玩狗的人將狗當玩具,不想玩了就隨意丟棄;愛狗的人將狗當家人,善始善終。”

  遇到愛狗的人是狗一生的幸福,但事實卻往往“不隨狗愿”。“救助站里的每一條狗都有一個故事,你看那只黑狗被人剪掉了尾巴;這只灰狗被主人關了近10年,得了抑郁癥;‘小花’被人nuedai,肚脹腿瘸,搶救了好幾天才死里逃生……”

  看著這些被nuedai的動物,葛翠琴說,“那些人面對如此可愛的動物,怎么下得了手?我們現在在構建和諧社會,人與動物也要和諧相處!”

  在葛翠琴看來,流浪動物本身也是一個社會問題,而且是很少得到社會關注的“冰點問題”,“正是缺乏關注,才造成了我國流浪動物救助方面的困境。”

  據葛翠琴介紹,2006年,她向有關部門申請,成立一個由政府指導下的“南昌市流浪動物救助中心”,但未果,目前救助站只是以她個人的名義在運作。

  “我國流浪動物的救助始終局限于民間人士的自發行動,這些民間組織和個人得不到政府的扶持和資助,社會大眾的支持也甚為鮮見,救助資金主要靠個人募集。”張倍倍告訴記者,“救助流浪貓狗的個人或組織要得到官方承認十分困難,沒有官方的承認,又往往會陷入‘非法組織非法活動’的困境。”

  張倍倍還向記者透露,目前,他們包括救助站志愿者在內的10余人已向民政部門遞交了申請,希望成立省級動物保護協會。“正規的動物保護協會將更有利于動物救助事業的開展。政府引導、政策支持是我們目前最期盼的,但是否能申請成功,他們心里沒有底。”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