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設立流浪動物救助站?
2010-09-16 來源: 寧波晚報(寧波)
“在寧波,收留流浪狗的愛心市民和愛心組織很多,但是收留這些流浪狗后,因為找不到相應的收容機構,只能分別養在各自家中。”近日,寧波大學法學院的大學生給記者發來了他們撰寫的《關注寧波流浪動物救助》的專題調查報告。這份數千字的調查報告對市民收留流浪動物的熱情表示了肯定,但也指出面臨的問題不少。
據寧波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楊杰輝介紹,本次調研前后歷時一個多月,大學生們走訪了犬類管理的主管部門和一些社區及收留流浪狗的愛心人士,共發放問卷近千份。
參加本次調研活動的張黛琳告訴記者,近些年來流浪動物的數量激增。一些市民對寵物的愛護不夠,導致寵物常常走失,我市還沒有建立完善的寵物登記制度,所以這些走失的寵物很難再找到主人而成為流浪動物。一部分流浪貓狗是因為患病后被主人丟棄的。另外,流浪動物驚人的繁殖力也是其數量增多的原因之一。以貓為例,雌貓一年繁殖兩次,每胎平均生5只,一年就是10只,而幼貓在生長到六七個月達到性成熟后又可繁育后代。如果沒有人為控制,這些流浪貓的后代的數量就會以幾何數字增長。
調查報告稱,流浪動物的生存現狀也不容樂觀。在居住條件方面,流浪動物居無定所,以臟亂的角落、路邊和草叢一帶為主要活動場所。在食物方面,流浪動物經常以人們丟棄的食物為食,甚至是變質食物。在健康方面,流浪動物一部分是由于自身健康原因被主人遺棄,另一部分由于居住和食物條件影響,患病幾率大大提高,攜帶著大量的病菌和跳蚤等害蟲。
對于問卷中的流浪動物危害,85%的市民選擇了“病菌多,影響人體健康”,同時,也有40%的市民選擇了“流浪動物隨地大小便對于市容市貌影響大”。在對待流浪動物的態度上,接近一半的被調查者表示“如果條件允許,愿意收養流浪動物并且會做相關登記”,90%的市民呼吁“政府及相關組織予以救助”。值得注意的是,在“如果有個致力于‘救助流浪動物’的公益團體,你愿意成為志愿者中的一員嗎?”問題中,過半的被調查者選擇了“可以考慮”。
在如何處置流浪動物方面,“加強有關單位的救助力度,例如收容所、救助站等”是85%的被調查者的選擇。另外,被調查者也希望盡快制定相關法規,規范流浪動物的救助和保護事宜、設立流浪動物收容救助站、鼓勵民間救助活動等。
大學生們在調查中發現,寧波市區有很多對流浪動物存有愛心的人士,通過自己的力量奉獻出一份愛心,給流浪動物一個家。比如“愛盟”民間救助流浪動物志愿者團體和寵物醫院建立聯動機制,對流浪動物進行救助和保護。但“這些流浪動物治愈之后,送到哪兒去是我們最大的困境”,一名志愿者告訴記者,他們每年要救助上百只流浪動物,有狗、貓等動物,因為沒有好的收留場所,現在只能分養在他們的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