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生態動物園首次試放猛獸
2010/9/20 來源:紅網
紅網長沙9月20日訊(瀟湘晨報滾動新聞記者 斯茅庚 實習生 易溪)19日下午3時40分,飼養員掀開獵豹館最中間兩個籠舍后門,兩只成年獵豹膽怯的從籠舍里走出來。前來長沙指導車行區猛獸飼養的上海野生動物園專家沈軍囑咐,初次走向野外的獵豹仍然膽小如鼠,如讓其受驚或憤怒,它就會按時速115公里速度橫沖直撞。
這是長沙生態動物園車行區食肉動物區間首次試放猛獸到野外,試放時間是兩個小時。
出籠:前怕龍后怕虎東張西望
昨日下午記者首次看到獵豹走出豹館時,感覺它就像一只膽小鬼,每走一步都要東張西望兩下。
“獵豹怎么不見了。”穿過一排矮矮的竹林,爬上一個小小的山頭,獵豹居然伏在一片草叢之中,要不是翹著的黑尾巴在晃來晃去,同行的人群還真以為獵豹突然不見了。沈軍說,獵豹伏在草叢一段時間就會起來,它們是在尋找藏身之地。
從茂密的草叢中爬起來,兩只獵豹都顯得很謹慎。從籠舍到山坡,再到游道,不過200米,獵豹卻花了半個小時。
遇雨:抬頭仰望天空不知所措
“嘩——”下午4時10分,長沙生態動物園車行區突然下著大雨。兩只從來沒放養到野外的獵豹抬頭仰望天空不知所措。那只公的獵豹徑直往山上跑,那只母的獵豹后退到一株大樹下。幾分鐘后,它們又下到寬敞的游道旁直立地坐著,吸吮著雨水。
“生態動物園今年共引進獵豹共10只,5公5母,年齡均為3-4歲的成年獵豹。”長沙動物園動管科科長張強介紹,這些獵豹看上去頭比較小,鼻子兩邊各有一條明顯的黑色條紋。
昨日首次試放野外的兩只獵豹,身長約1.5米左右,體重約70公斤。記者觀察到,兩只獵豹四肢很長,毛發呈淺金色,上面點綴著黑色的實心圓形斑點。
“這樣淋雨,獵豹會不會感冒?”來自上海的專家說,獵豹沒看過天下雨,所以感到特別好奇,但猛獸生存在野外,短短一場雨對它們來說,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行走:看上去簡直跟豹沒區別
“那是獵豹,看上去跟普通豹沒什么區別。”站在獵豹館電網外的動物園工作人員好奇地問。來自上海的專家說,獵豹是陸上奔跑最快的動物,全速奔馳的獵豹時速可以超過115公里。
“豹與獵豹很相似的,遠看簡直區別不開。”這位專家介紹,但豹與獵豹不一樣,它喜歡上樹,喜歡爬到樹上去休息睡覺,或是埋伏在樹枝間伺機出擊來捕捉獵物。
獵豹因為它那個爪子生在外面,不善于攀巖,所以它一般不能上樹,最多是上一些已經倒伏的那種倒木。獵豹只有在追捕食物時奔馳速度才特別快,而行走時跟普通豹沒有什么兩樣。
進籠:跟人捉迷藏死命不肯進
到了下午5時,放到野外的兩只獵豹該到進籠的時候了,但無論飼養員們使出十八班武藝,兩只獵豹都死命不肯進籠。
“獵豹首次放出來,肯定不知道家在哪里,我們得幫助它們一下。”兩臺斑馬車將兩只獵豹慢慢驅趕到了豹館籠舍附近,獵豹還是不愿進籠。
沈軍說,獵豹棲息于有叢林或疏林的干燥地區,平時獨居,僅在交配季節成對。不論獵豹怎樣不進籠,飼養員都只能慢慢驅趕,慢慢引導,千萬別激怒它們,否則它們會按時速超過115公里奔跑。到那時,要想把它們趕進籠舍就更加困難。
下午5時20分,沈軍與幾名飼養員走下斑馬車拿著長棍邊喊邊趕,兩名斑馬車駕駛員則配合飼養員聯合“夾攻”。但兩只獵豹走兩步又退兩步,飼養員跟著獵豹走兩步退兩步,直到5時40分。兩只獵豹還不肯進籠。專家說,飼養員必須整夜守著沒進籠的獵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