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吃野生動物請別拿亞運說事
2010/10/14 來源:紅網
廣東省14個部門日前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確保廣州亞運盛會順利舉行。自10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全省全面禁止獵捕野生動物活動。(10月13日《新快報》)
著名環保人士梁從誡先生,是梁啟超的孫子,不過自其祖父18歲跟隨康有為到北京“公車上書”之后,梁啟超一支就開始離開家鄉。但是,廣東人卻是他們一家抹不去的記憶。如今的梁從誡是知名環保人士,出門自帶勺子、筷子、茶葉。SARS之后,在一次環保頒獎晚會上,梁從誡坦言,他們廣東人在四條腿的東西中,除了桌子什么都敢吃。這當然只是一種夸張的說法,不過從中也可以看出廣東人嗜吃的豪邁。
其實,禁食野生動物、維護生態平衡,是世界文明進步的一種表現。隨著世界野生動物的逐漸減少、環境的不斷惡化,自2004年起,英國王室也不得不收起獵槍,放棄流傳了幾個世紀的打獵傳統。禁獵、禁食野生動物,開始變成一種全球趨勢。
不過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動機本應是保護野生動物,而實在不該扯上亞運會。按照此文件的思維邏輯,難道廣東人只需在亞運會期間,為了在世界人民面前保持文明、健康的形象,而勒死饞蟲開始禁食;等到亞運一結束,大家就敞開地吃、痛快地吃?日本人也嗜吃野生動物,比如說鯨魚,但是日本人向來是明目張膽地吃、理直氣壯地吃,公然與世界環保人士的船對決。跟日本人不同,我們可以一邊蔑視日本人這種野蠻的做法,一邊關起門來吃得大汗淋漓、熱火朝天。不過,我們經常聽到的是中國的食品安全出現了問題,倒很少聽到日本人在這些方面出問題,不知道這和我們中國人這種好面子,愛掖著的態度是否有關?
好面子、怕丟臉,這是很多領導的慣性思維,除了對待野生動物,在全國其他諸多行業、領域我們也是抱著這樣一種思維,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所以全國上下出現了很多地方就是財政窮得叮當響,也要蓋個氣派的縣委大樓的情況,山寨白宮、山寨鳥巢、山寨中國館……比比皆是。領導們只管面子上好看不好看,卻不管里子——地方百姓的具體生活如何。
好面子、怕丟臉,也表現在一出事就捂著、掖著,為了地方形象,領導們的表現像是提前達成了共識,關于內幕打死都不說,把群眾恐慌說成情緒基本穩定。
這種思維看起來很可笑,但是發文件的人卻表現很認真。他們認為,名聲其實比實質的內容更加重要,面子比里子也重要。這種思維習慣,極易滑向虛偽的道德淵藪,造成諸多行業、領域里的造假現象,人們習慣于人前人后兩層皮、表里不一,看表面干干凈凈,真正揭開內幕卻發現骯臟無比、臭氣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