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北京市環保局和市監察局聯合高調發布此前由監察部、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環境保護違法違紀行為處分暫行規定》,北京市環保局紀檢組組長周新華在發布會上透露以
周新華介紹說,國家兩部委發布《暫行規定》后,北京已經對照進行了相關的檢查,雖然現在還沒有發現違反規定的單位和個人,但這柄“尚方寶劍”已經處于高壓態勢。
“現在制約北京市環境狀況快速改善的原因,除了氣象、地理等自然因素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市建設規模龐大的因素外,違反環保法規造成污染源增加、超標排放,甚至發生污染事故,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杜少中告訴記者,從近幾年的監察情況看,社會上存在違反環保法規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個別企業和單位的領導重經濟效益,輕環境保護,甚至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片面追求經濟發展,不履行環境保護應負的責任;二是有些社會單位不認真履行建設項目環評手續、擅自開工建設;三是個別企業和單位違法、超標排放。
“我們在以往的檢查中發現,由于罰款額度不高,不少違法企業根本不在乎罰款。”杜少中說,《暫行規定》明確要追究單位領導和相關個人的行政責任,這將更有效地觸動責任人的利益,增強環保執法的震懾力,同時也是基層環保執法人員排除干擾、阻撓,嚴格執法最強的后盾。此外,杜少中表示,《暫行規定》對于環保執法人員來說,除了是“護身符”更是“緊箍咒”。“有了這柄‘尚方寶劍’,我們的環保工作已沒有退路,必須做好。“
數據顯示,北京市今年第一季度的“藍天”數比去年同期少11天,重污染天數則超過去年全年天數,要實現全年空氣質量二級及好于二級天數65%的目標,形勢十分嚴峻。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