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多舉措筑牢動物防疫屏障
2010-11-09 來源: 農民日報
——訪杭州市畜牧獸醫局局長楊華
近年來,浙江省杭州市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在動物防疫管理的制度建設、重大動物疫病監測預警技術研發、調入動物和動物產品的信息化監管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日前,本報記者就杭州市如何應用新制度新技術新手段,筑牢動物防疫屏障等內容,對杭州市畜牧獸醫局局長楊華進行了采訪。
2010年,杭州市新出臺了《動物飼養場(養殖小區)等四類場所建設前選址情況報告管理辦法》、《動物和動物產品批發市場動物防疫條件備案管理辦法》、《畜禽飼養場(養殖小區)免疫程序備案管理辦法》和《輸入動物和動物產品風險信息管理辦法》等四個規范性文件。這四項制度的推出,既做到與上位法相銜接,又做到內容上的拓展和細化;既做到管理從實際出發,又注重實用和創新;既做到提高管理效率,又注重保護管理相對人合法利益。
動物疫病監測預警是動物防疫工作中重要的技術手段,是預防、控制及撲滅動物疫病的基礎性工作。據楊華介紹,在動物疫病監測預警體系建設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全面開展監測工作。在全市設立了105個不同類別的監測點,開展日常監測。二是完善監測工作機制。建立完善疫情調查和處置機制。建立規模養殖場免疫程序備案制度。三是建設重大動物疫病監測預警地理信息系統。
楊華說,杭州是一個畜產品消費大市,70%的動物和動物產品需要通過外省外地調入,調入監管工作任務繁重。針對這項工作,杭州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調入動物和動物產品備案報驗制度。2005年起,杭州探索建立外來動物和動物產品備案報驗制度。投資建成了城南、城北兩個公路報驗站和一個鐵路報驗站。報驗工作實行24小時工作制。調入杭州的每一批動物和動物產品在調入前都要申請備案,調入時都要接受報驗。通過這一制度的建立,全面掌握了調入動物和動物產品的流向和檢疫信息,為監督管理搭建了一個極好的平臺。為方便經營者辦事,還開發了先進的電子備案系統。二是建設外來動物報驗中心視頻監控中心。在杭州市畜牧獸醫局內建立視頻監控室,在各報驗站、冷庫、肉類批發市場等地的入口安裝探頭,分別設置2~6個圖像采集監控點,對相應區域內的監控點進行錄像。圖像信息通過專線上傳至監控室,工作人員在監控室進行數據和圖像處理,監督進入的車輛是否經過報驗監管。三是建立和完善產銷聯防和風險評估機制。杭州自2001年起實行產銷聯防協作機制,每年定期召開一次省際動物防疫和畜產品安全聯防會議,雙方通報情況、溝通信息。對擬進入杭州市銷售的動物和動物產品,到產地進行實地考察,現場評估風險情況。先后與山東、遼寧、江蘇、安徽、河南等五省建立了動物衛生監督聯防協作網絡平臺。通過采取上述舉措,杭州調入動物和動物產品監管,從事后監督改變為事先預防、風險攔截,從源頭上保障了調入杭州的動物產品安全。到目前為止,杭州已與12個省125個縣建立了良好的產銷聯防協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