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由于過去若干個雨季降雨稀少,索馬里一直承受著干旱的煎熬。據聯合國發布的消息,這是索馬里14年來最為嚴重的一次旱情,將對當地居民的食品、水源、衛生、教育和生計造成重大影響。聯合國日前發出緊急呼吁,要求國際社會向索馬里提供3億美元的援助。
首都摩加迪沙以西400公里處有一個名叫法法杜恩的小村,據從那里逃荒出來的人說,由于長期干旱,村民開鑿的簡陋水井早已不見一滴水,村民賴以生存的駱駝和山羊已開始大批死亡。雖然有人開著油罐卡車從80公里以外的地方來賣水,每桶(200升)7美元,但村民喝不起這種高價水。因為干旱缺糧,村里已有幾個孩子活活餓死,2/3的村民已被迫離開家園。
不久前,在索馬里工作的人道救援人員披露,在索馬里的一些地區,饑渴難耐的孩子以喝自己的尿來維持生命。在災害最嚴重的索馬里南部和中部地區,那里白天的氣溫在40攝氏度以上,而居民們一天中能夠用來洗漱、做飯和飲用的水只有區區3杯。
無休止的大旱威脅著索馬里等東非國家約800萬人的生命安全,傳統上以畜牧業為生的索馬里牧民損失尤為慘重,有報道說,該國60%的牛已死亡。一位來自法國的救援人員認為,若今年4月大雨不能如期而至,后果不堪設想。
根據聯合國的估計,目前約有200萬索馬里人處于由干旱造成饑餓的威脅之下。更糟的是,自1991年西亞德政權倒臺后,索馬里一直處于軍閥武裝割據、國家四分五裂的無政府狀態。惡劣的安全環境、傷痕累累的基礎設施和缺乏最基本的服務手段,使國際救援人員和志愿者在索馬里的救助活動遇到重重阻力。索馬里擁有非洲國家中最長的海岸線,但由于長期以來缺乏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管轄,沿海一帶海盜橫行。據統計,從2005年3月到2006年1月,索馬里沿海共發生34起針對商船的海盜襲擊,其中包括世界糧食計劃署的救援貨輪。聯合國只得把部分援助物資改為陸路運輸,致使運輸成本大大增加。聯合國和有關人道救援機構已敦促剛剛組建的索馬里過渡政府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與國際救援機構密切配合,防止災情進一步惡化。
(本報約翰內斯堡4月8日電)
《人民日報》 (2006-04-10 第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