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說,受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企鵝和南極地區其他海鳥的筑巢和產卵期同50年前相比推遲了。
有關氣候變化對北半球地區動物行為的影響有諸多記載可以證明,但人們卻對南半球所受到的影響知之甚少。在北美和歐洲,隨著北極圈氣溫升高,冰帽面積縮減,適應寒冷天氣的動物正向北遷移。
法國國家科研中心(the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的兩位科學家匯總了1950年到2004年間南極地區海鳥筑巢的數據后發現,有9種鳥類的筑巢期平均推遲了9天,產卵期也推遲了2天。這與北半球鳥類習性的改變正好相反。由于春天提前到來,鳥兒覓食的機會增多,北半球的鳥類遷徙和產卵的時間也相應提前。南極洲鳥類繁殖期的推延看起來與極地冰川有關聯。
科學家說,與南極洲西部不同,自1950年以來,東部南極洲沒有出現過大的升溫或者降溫天氣,但是全球變暖還是令東部冰域面積縮減了12-20%。不過,局部降溫使得1970年以后每年的冰期增加了40天。作為大部分南極海鳥食物來源的磷蝦以及其他海洋有機物的減少也與這些變化有關。研究人員說,可能因為鳥兒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儲備繁殖所必需的食品,所以海鳥遲來并推遲了產卵期。
這一變化顯示,鳥兒的一系列繁殖前期準備,包括圈定領地、求愛直至雌鳥產卵,所需的時間壓縮了7天,喻示鳥類的繁殖過程具有一定的彈性。
但科學家們警告說,如果海鳥持續不能適應食物源的變化,冰川繼續妨礙它們筑巢,同時它們又沒有通過微進化或者行為改變來對氣候變化做出適當的反應,那么這些海鳥將因此受到傷害。這項新的研究成果發表于4月3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受到氣候影響的9個海鳥種類分別為:帝企鵝(emperor penguin)、巨鹱(southern giant petrel)、阿德利企鵝(Adelie penguin)、暴雪鹱(southern fulmar)、南極海燕(Antarctic petrel)、海角鹱(Cape petrel)、雪海燕(snow petrel)、黃蹼洋海燕(Wilson's storm petrel )以及南極賊鷗(south polar skua)。
(人民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