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第三次全面修繕完工,耗資4700萬恢復光緒重建后風貌
本報訊 (記者劉建宏)“經過近一年的封閉修繕,祈年殿院古建群于五一正式向游客全面開放。”昨天上午,天壇公園文化科科長蔣世斌宣布,祈年殿已經修繕完工,恢復清朝光緒重建后的風貌,工程耗資4700萬元,為歷史上第三次全面修繕。
東西配殿要辦展覽
昨天上午的新聞發布會是在天壇皇乾殿前召開的。
修繕一新的古建筑群還能散發著淡淡的油漆味。
“修繕后的祈年殿恢復到了光緒重建后的面貌。”蔣世斌介紹,祈年殿的修繕工作是從去年5月21日全面開始的,整個工程投資4700萬,耗時近一年。目前修繕工程已經竣工,整個古建筑群將于五一節全面向游客開放。
另據天壇公園園長楊曉東說,現在正對祈年殿、東配殿、西配殿和皇乾殿進行布展。他說,祈年殿和皇乾殿仍將按照100多年前的原貌恢復,東配殿要為整個殿院古建群的歷史沿革進行布展,西配殿則要展出皇帝祭祀時的服飾等物品。
安裝極早期煙霧預警系統
為了加強公園內古建筑的火災防護能力,這次修繕中在祈年殿及其配殿中,安裝了目前世界上先進的極早期煙霧探測預警系統。據介紹,這種設備可盡早發現火災隱患,有效避免火災。此外,避雷系統、消防給水系統、監控系統、供配電系統等也在修繕中進行了完善。
據天壇公園副園長曲祿政介紹,一張1935年以前的照片在這次修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公園管理處方面稱,修繕者查閱了大量歷史圖片和文字資料,最后確定院內各殿外檐彩畫根據這張老照片修繕。工作人員稱,這次修繕后,彩畫可以保留30年以上,普通油漆可以保留10多年。
文物裝修須有可逆性
北京公示首個文物裝修標準,掛牌四合院將參照
本報訊(記者蔣彥鑫 王薈)今后,北京文物裝修將“有法可依”。從前日開始,北京市文物局將《北京市文物建筑裝修暫行標準及管理規定》在其網站上公示。據介紹,這是北京首個文物裝修方面的標準。
由于沒有相關標準,以往出現違規裝修的情況,主管部門難以進行管理和處罰。這次公示的規定詳細規定了文物建筑裝修,要具有可逆性,不得改變文物建筑原狀、結構和外觀,不得損毀、改建、添建或者拆除文物建筑,不得危害文物建筑及其附屬文物的安全。
根據這一標準,文物建筑裝修中,如果室內有舊彩畫、壁畫及各種雕飾線,原則上不設計吊頂;增加設備或者添加附屬構筑物的,對接觸的文物須采取有效的、可逆的保護措施。管線和設備應置于相對隱蔽和安全的部位,設計安裝電器不得對文物外觀產生不良的視覺影響。具有保護價值的建筑和保護院落(掛牌四合院)進行裝修也將參照本標準。
■祈年殿大修記要
●將行龍恢復為升龍,將梔花恢復為金萬字。
●鏟除已經破損褪色的不符合清代原狀的彩畫,對祈年殿的金頂進行了清洗。
●重繪院內3塊陡字匾(祈年殿匾、皇乾殿匾和祈年門匾),匾字按傳統工藝進行鎏金,匾芯按傳統工藝掃青,雕刻部分則貼庫金。
(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