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野生動物搶救中心以往搶救的成千上萬的動物不同,這兩只白天鵝搶救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因為它們從天空跌落農田,受傷的時候恰逢禽流感流行,整個搶救過程也因此充滿了特殊性。
緣起:白天鵝跌落農田
2005年11月10日,南京還處于禽流感籠罩的陰影之下,六合葛塘鎮一戶農家突然在自家的農田里撿到了一只大白鵝,與一般的鵝有點不同,它的體積相對龐大,而且腳蹼不是黃色而是黑色的,嘴則是黑黃相間的色彩,上嘴部至鼻孔部為黃色。
南京市野生動物搶救宣教中心的工作人員趕到現場,當布袋里大鵝的脖頸伸出來的那一剎那,工作人員立刻斷定這是一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天鵝。
是救是殺?當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和禽流感發生著激烈碰撞時,人們的觀點針鋒相對。
搶救中心的工作人員說,就在白天鵝落地的現場,已有人架起了火把,想要把這只白天鵝付之一炬,以撲滅禽流感的潛在威脅,而那只白天鵝伏在布袋里,眼神里充滿了驚恐,工作人員實在不忍心,第一時間向南京林業站的胥東站長做出請示,搶救白天鵝的請示在逐級上報,整整半天,工作人員的手機被打爆了,胥東站長向兩名搶救人員作出了指示,先將白天鵝送至南京農業疫病防疫站作檢查,一旦確定不是禽流感,就全力救治。
化驗:暫時排除禽流感
搶救中心的楊超將白天鵝帶到了農業疫病指揮站,在多方協調之下,工作人員避免了通常開膛剖肚來檢驗禽流感的方法,而是將這只白天鵝進行了抽血化驗,很幸運的是“PH”試紙呈陰性,這暫時排除了禽流感的可能性。
楊超說,雖然暫時確定了白天鵝沒有染上禽流感,但是由于從高處墜下,這只天鵝的“肩膀”受了點輕傷,而且經過長達一夜的折騰,天鵝顯得非常疲倦,工作人員趕忙將這只白天鵝帶回搶救中心精心撫養。
意外:又發現一只天鵝
第一只白天鵝引發的風波還尚未平息,11月11日,南京六合區新集派出所又有人給搶救中心打來電話,聲稱農民在自家的農田里又發現了一只白天鵝,兩天跌落兩只白天鵝令氣氛突然緊張,究竟是不是禽流感,兩名工作人員又在第一時間來到了新集鎮農民的家中,得知這只白天鵝是農民在3天前在農田里撿到的,當時沒在意,就養在家里,直到最近才被派出所的工作人員發現,因為白天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加之禽流感的危險仍存在,派出所的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通知了搶救中心。
好在這只白天鵝已在老百姓家中養了3天,按照禽流感的發病規律,一旦染上了禽流感,禽類通?;畈贿^3天,仔細檢查了白天鵝的身體狀況后,發現它僅僅是腳蹼的中趾有點輕微傷,面對第二只跌落的白天鵝,市林業站的站長胥東依舊說,只要不是禽流感,就全力搶救,于是第二只白天鵝又被帶回了搶救中心。
措施:工作人員被隔離
兩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天鵝要搶救,但是畢竟禽流感的疫情只是暫時排除,為了確保絕對安全,搶救中心要求5名工作人員自動隔離15天。
在這15天里,兩只白天鵝也被分別隔離在兩只玻璃櫥窗里,工作人員每天用高錳酸鉀為它的農舍消毒,空調送風,籠舍的溫度保持在25℃左右,同時濕度也要控制,一天也不敢松懈。
問起隔離時是否孤獨,飼養員劉偉剛說,好在有5個同事一起,加之兩只白天鵝和搶救中心的其他小動物作伴,15天很快就過去了,而且更慶幸的是兩只白天鵝一直都很健康。
相處:絕對尊重白天鵝
在剛到搶救中心的前10天,兩只白天鵝對工作人員懷著極大的懷疑,劉偉剛給它們精心準備的白菜、魚、稻谷,它們看都不看,它們咬壞過工作人員的鞋帶,也曾用強大的翅膀將飼養員掀翻在地,而且一旦有人靠近,就驚恐地縮在籠舍的角落,將嘴微張,做好隨時進攻的準備。
但是工作人員卻一直以友善的態度對待它們,想法變換它們的菜譜,為它們準備對口味的飯菜。白天鵝愛干凈,工作人員一天三次清掃籠舍,害怕它們孤獨,在確定無危險后,又將兩只白天鵝放在一起飼養,這對患難之交,立刻就找到了知音的感覺,情緒也漸漸好了起來。
它們每天在水里嬉戲,互相梳理羽毛,高興的時候還引吭高歌,叫上一嗓子。而天鵝最美的時候,是在起飛降落的那一瞬間。不過,由于白天鵝的身子很重,因此飛翔的時候需要助跑。在籠舍里,它們飛不起來,但是卻一刻也不忘飛翔的感覺,一有空,就會來一個繞圈小短跑,將翅膀微張,做著助跑的練習。
飼養員劉偉剛又到了打掃的時間,他進了籠舍,兩只白天鵝非常知趣地繞開,給飼養員留下打掃的空間,劉偉剛告訴記者,這兩只白天鵝和過去救治的動物不同,有的動物養到最后甚至和人沒一點距離,可以撫摸,可以逗樂。而白天鵝現在雖然沒有敵意,但是一直都不喜歡和人太過接近,一定要尊重它們,不要破壞它們的生活習慣,大聲講話、伸手抓它、靠得太近,它們都不太喜歡。
如今5個月過去了,這兩位客人已經度過了它們的危機,寒冷的冬天已經過去,春天已經到來,到了它們飛到北方的時候了,搶救中心的楊超說,愛鳥周前后就要放飛,讓它們飛回大自然。
■原因■
大霧導致天鵝迷路迫降
5個月的生活,兩只白天鵝始終健康,禽流感的嫌疑早已被排除,那么為什么兩只白天鵝會先后跌落農田,這是搶救中心的工作人員一直思考的問題。
周世鍔告訴記者,雖然白天鵝不會在南京停留,但是鹽城一帶的白天鵝在每個冬季遷徙到南方,南京是它們的途經路線,由于它們飛得高,加之飛過的時間比較短,因此不太容易被別人發現。
而這兩只沒受什么大傷害的天鵝顯然在遷徙過程中出現了問題。
曹正洋說,剛開始一直不得其解,后來對應那兩天的天氣才恍然大悟,去年11月10日、11日這兩天,江蘇地區正好普降大霧,估計天氣的變化讓天鵝的導航系統出現了問題,造成了它們迷路,最后它們不得不緊急迫降,在這塊它們不熟悉的土地上過冬。
■現狀■
每年搶救動物近3000只
自南京野生動物搶救宣教中心2003年8月1日在玄武湖畔掛牌成立,每年搶救中心搶救的野生動物近3000只。
記者看到,除了兩只白天鵝,野生中心的國家級保護動物還有不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揚子鱷、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娃娃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懶猴……都在搶救中心里健康的成長。
去年他們搶救的青蛙高達3噸,目前的動物來源主要為林業部門和公安部門的收繳,市民直接送交的也有,但是較少,不少人還是將動物送交至各大公園,而其實野生動物搶救中心才是南京唯一定點搶救野生動物的單位。
因此市民們發現野生動物或野生動物被人為撲殺,請直接撥打搶救熱線83229910—6或—4。
目前該中心面臨的最大困難是經費嚴重不足,政府有關部門每年所撥的經費只夠接送動物路費。
其巨額動物飼養費及員工工資,靠中心自籌。
■附件■
“愛鳥周”緣起天鵝之死
南京人在“禽流感”時搶救了兩只白天鵝,即將在愛鳥周前后放飛的故事,在南京的鳥類專家周世鍔得知后,非常感動,他告訴記者,白天鵝是一種神奇的鳥類,中國每年4月的“愛鳥周”活動也是緣起白天鵝。
周世鍔說,全世界共有5種天鵝,分別是大天鵝、小天鵝、尤鼻天鵝、黑天鵝和黑頸天鵝,其中除了黑天鵝和黑頸天鵝,其他三種都在我國有廣泛分布。
關于天鵝,周世鍔還告訴記者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他說,我國從1982年開展“愛鳥周”活動,開展這項活動最直接的原因其實是因為一只天鵝。1982年北京的玉淵潭突然來了一批天鵝,因為在北京很少能看到有野生的天鵝棲息,所以當時有很多老百姓都去看,但有個年輕人竟用氣槍打死了一只天鵝,天鵝的慘死引起了社會的關注,當時的人民日報也對此進行了報道,最終引起了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于是便有了每年4月的“愛鳥周”活動。
周世鍔說,世界上飛得最高的有兩種鳥,一種是禿鷲,另外一種就是天鵝,它們最高能飛到9500米,中國喜瑪拉雅山的登山隊員們就曾在8000多米的高度看到過天鵝從頭頂飛過。天鵝能飛到這樣的高度都是因為它有一副“神奇”的骨骼系統,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天鵝的骨骼所能承受的壓力,不亞于十幾層樓房所產生的壓力。
(來源:金陵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