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環保如何不欠新賬還舊賬?
2006-04-27
25年來,每一個“五年計劃”的經濟指標都能超額完成,惟獨環保指標大打折扣。今年是我國“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人們不禁要問——環保如何不欠新賬還舊賬?

在沙塵中艱難行走的北京市民。曹坤 攝

    今后五年環境保護的主要目標

    到2010年,在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同時,使重點地區和城市的環境質量得到改善,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基本遏制。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森林覆蓋率由18.2%提高到20%。    

    最近召開的第六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明確了今后5年環境保護的主要目標——到201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這也是“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提出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約束性指標。

    在25年來環保指標從未完全實現、經濟增長方式還沒有根本轉變的情況下,不少人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十一五”環保目標能實現嗎?

    不欠新賬 要還舊賬

    完成“十一五”目標不容樂觀

    從天而降的數十萬噸沙塵,提醒4月17日在北京參加第六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的代表們:環境生態形勢依然嚴峻。讓他們感受到肩上壓力的不止是這漫天黃沙,還有“十一五”環保硬指標。

    過去5年,我國經濟發展的各項指標大多超額完成,但環境保護的指標卻沒能完成。2005年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COD(化學需氧量)僅減少了2%,均未完成削減10%的控制目標。

    “25年間環保計劃中定下的指標從未完全完成過。”中國首任環保局局長、中華環保基金會理事長曲格平最近的一席話,似乎為“十一五”環保目標的艱巨性寫下了一個注腳。

    “十一五”環保目標能否完成?無論中西部地區還是東部地區的與會代表,在接受采訪時都表示:不欠新賬的同時,還要還這么多舊賬,不輕松!

    “難度比較大!”湖南省環保局局長蔣益民坦言。位于中部的湖南已經確定“工業興省”戰略。蔣益民說,“湖南有色金屬等資源粗加工型工業項目比較多,對環境的壓力很大。而中西部地區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不是一年兩年能實現的。”

    按照國家環保總局初步確定的污染物總量控制方案,“十一五”期間,湖南省二氧化硫排放量要降低10%,COD要降低9.1%。

    經濟發展先行一步的東部地區,完成“十一五”環保目標也不輕松。山東省環保局局長張凱說,山東省經濟總量居全國第二,人均GDP已經達到2400美元,但經濟增長方式還是粗放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三高一低”局面沒有根本改變。

    張凱說,“即使不發展都還欠著一大筆賬。現在是既要發展經濟,還要減少污染物排放,不輕松。”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鄒驥教授也認為,“完成這個目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不容樂觀。中國依然處在庫茲涅茨環境曲線的上升階段。”

    庫茲涅茨環境曲線是環境經濟學中的一個著名理論,其核心就是經濟增長的不同階段會出現對應的環境質量狀況:在經濟發展的初期,環境質量可能隨著經濟增長而不斷惡化,代表污染狀況的環境曲線上升;但到一定的“拐點”時,環境質量又有可能隨經濟的發展而逐步改善,環境曲線逐漸下降。

    發達國家普遍在人均GDP約6000到10000美元時出現了拐點。中國人均GDP去年達到1703美元。鄒驥認為,中國什么時候達到拐點,“取決于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何時能夠完成,知識經濟時代何時能夠到來,重化工業支撐國民經濟的局面何時完成,以及城市化進程何時完成。這也許還要20年到50年的時間。”

    環保“紅線” 不可逾越

    必須下定決心確保完成

    “盡管實現的難度很大,但必須下定決心確保完成。”溫家寶總理在第六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談到今后5年環境保護的主要目標時強調。

    近年來,我國污染物排放總量一直居高不下。環保部門統計顯示,2005年我國COD排放量為1414萬噸,超過環境容量76.8%;二氧化硫排放量為2549萬噸,超過環境容量112.4%。此外,我國單位資源產出水平僅相當于美國的1/10、日本的1/20。

    江蘇省環保廳廳長史振華告訴記者,國務院確定“十一五”環保目標時,曾經廣泛征求地方意見,當時他曾建議留有一些余地,把“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削減目標定為5%左右。這位有24年環保工作經歷的“老環保”說,國務院最后把目標定為10%,顯示了中央著眼大局、著力突破環境資源瓶頸的決心。

    與10%的環保目標相對應的,是人民群眾對改善環境質量的急切渴望——中央環保目標的部署與人民群眾的愿望完全合拍。

    “‘十一五’期間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削減10%,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必須迎難而上,堅決完成任務。”4月17日舉行的全國環保廳局長會議上,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的話擲地有聲。

    落實總量削減任務的主要責任在各級人民政府。 據了解,環保總局已經制定了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方案,大體是東部地區削減比例較高、中部次之、西部最少。這一方案將盡快下達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地再把指標層層分解到市、縣,落實到污染源。今年7月,分解目標將向全社會公布。

    按照國務院要求,從今年開始,各地區和主要行業的污染排放、能源消耗情況將每半年公布一次,請全社會監督。對沒有完成任務的將給予通報批評,責令限期整改。

    據介紹,國家環保總局將配合組織部門,落實列入干部實績分析評價要點的環保指標,防止干部政績考核流于形式。同時,依據《環境保護違法違紀行為處分暫行規定》,有關部門將堅決查處一批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環境違法違紀行為。

    周生賢說,這些舉措旨在“要讓那些不重視污染防治工作的領導干部,沒有完成年度任務地方的領導干部,得不到提拔重用;讓那些漠視環境法律法規的領導干部付出應有的代價。”

    轉變觀念 至關重要

    環保不只是改善環境質量

    在河南省環保局局長王國平看來,要完成“十一五”環保硬指標,樹立“以環境保護促進經濟發展”的觀念,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至關重要。

    “十五”期間,河南省共取締關閉一大批不符合產業政策、污染嚴重的企業,不僅大幅度削減了污染物排放量,而且為經濟發展騰出了環境容量,企業生產規模、工藝技術水平都有明顯提高。

    王國平介紹說,與2000年相比,在經濟總量增長70%的同時,河南全省COD排放總量削減12%,高于全國平均2%的削減比例,主要河流達到一到三類標準的河段長度增加了1212公里。

    “一些地市領導曾經認為關停污染企業的力度太大了,齜牙咧嘴。現在他們認識到,沒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決心,就沒有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好局面。” 河南省副省長劉新民對記者說,“環境容量這個閘門,起到了優化產業結構的作用。”

    實際上,這一觀念正是第六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所特別強調的。這次會議要求,要堅決摒棄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做法,堅持以保護環境優化經濟增長,促進環境與發展相協調。

    在新中國環境保護事業走過30余年征程后,環境與發展的關系正在悄然發生重大的歷史性轉變,人們開始以新的眼光審視環境保護的作用。

    “過去,人們認為環境保護的作用主要是改善環境質量、為子孫后代留出發展空間。” 國家環保總局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說,“現在看來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的優化。”

    山東省環保局局長張凱、湖南省環保局局長蔣益民說,各個部門、整個社會都行動起來,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溫家寶總理強調的3個轉變,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這將為“十一五”環保目標的實現提供“最大的機遇”。

    “激情燃燒” 令人擔憂

    環保數據造假必須警惕

    周生賢局長把一些地區和行業發展缺乏理性描述為“激情燃燒”。他說,“在一定條件下,發展就是燃燒,如果不科學發展,那么燒掉的是資源,留下的是污染,產生的是GDP。”“特別是在‘激情燃燒’的地區和行業,環境保護的形勢更為嚴峻。”

    “十一五”開局之際,一些地區和行業經濟發展“激情燃燒”的勢頭不減。今年一季度我國GDP增速達到10.2%,這個數字比全年8%的目標高出2.2個百分點。對于如此高的增長速度,許多經濟學家并不樂觀,因為增長方式并沒有發生改變。

    此外,各地“十一五”規劃中確定的經濟增長速度目標普遍比中央提出的目標要求高1—2個百分點,有的增速甚至達到了兩位數。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地方環保局長告訴記者,與此同時,主動把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指標提高到比國家目標更高的,卻幾乎沒有。“經濟發展高標準、環境資源低標準”的現象很普遍。他擔心本地區很可能完不成“十一五”環保目標。

    在巨大的目標考核壓力前,有的地方會不會出現環保數據造假的現象?周生賢認為有這種可能。

    沒有科學、準確的環境監測,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也就成了一句空話。令人欣慰的是,在國家環保總局確定的今后環保工作總體思路中,已經把建設先進的全國環境監測預警體系,作為必須辦好的“兩件大事”之一。

來源:人民日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