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當天,省會很多場所都舉辦了宣傳環保的公益活動。本報記者專門針對省會的廢舊電池回收問題走訪了部分社區、商場及有關部門,發現這一“老問題”仍有待社會各界的重視。
電池中含有大量鋅、鉛、汞、錳等重金屬,一節5號電池爛在地里,可以使1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價值,一節1號電池可使1平方米土地上生產的蔬菜和糧食帶有劇毒;一粒紐扣電池能污染600立方米的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使60萬立升水的礦物質含量超過飲用標準。這些毒素從人體排出需要120年,因而人一旦吸納這些毒素,將終生受害。目前,省會年產生廢舊電池量近1000噸。
4月22日上午,在石家莊人民廣場北側空地,一個“回收廢舊電池、共建美好家園”的地球日環保公益活動正在進行。該活動由河北化工醫藥職業技術學院等3所學校與石家莊危險廢棄物處置場共同舉辦,數百名大學生和省會市民參加了活動。
“一節紐扣電池可使60萬立升水的礦物質含量超過飲用標準,一節1號電池可使1平方米土地上生產的蔬菜和糧食帶有劇毒,又因這些毒素從人體排除需要120年,因而人一旦吸納這些毒素,將終生受害。”石家莊危險廢棄物處置場書記韓祥明已經記不清這是他第多少次重復這句話了。
實際上,從2000年開始,省會就曾掀起過一陣廢舊電池回收的熱潮;2003年9月,石家莊市政府撥專款購置了1萬個壁掛式廢舊電池回收箱,分別懸掛在市內各生活小區。這樣的舉動,也成為一個時代人們環保意識升溫的象征。
然而,兩年多過去了,那些回收箱是否還像活動剛剛開始時那樣引人注目?廢舊電池回收活動是否在順利進行?回收箱能否擔當起回收廢舊電池的重任?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記者帶著這些問題,走訪了石家莊市一些小區、學校、商場以及政府部門等。
現狀目擊
社區、商場并未“習慣成自然” 高校學生堅持得還不錯
社區:回收桶大多已不見 地點一:談固南大街建明小區
記者在該小區詢問放置廢舊電池的回收桶在什么地方時,居住在該小區76號樓的趙大媽很不確定地說:“原來在樓旁有一個來著,不知道什么時候就不見了,所以現在大家想要放置廢舊電池找不到回收桶,也懶得再費勁去尋找別的回收桶,通常就隨手丟到垃圾箱里了。”隨后記者發現,在該小區某棟樓旁的角落里,就“躺”著3節廢舊的5號電池。
地點二:青園街富強小區
記者找遍了該小區的各個角落,仍不見有廢舊電池回收桶。據住在該小區的李女士說,她原來總是把廢舊電池收集起來,帶到商場后扔進回收箱,自己居住的小區這么多年一直沒設置廢舊電池回收箱,時間久了,她也就懶得再費事,小區內的居民都是隨手將電池和普通垃圾一塊扔掉。
地點三:河北日報生活區
在該小區,記者發現廢舊電池的回收桶放在某棟樓房一側的垃圾箱旁邊。十分鐘左右后,記者看到該小區的張大爺往里面投了兩節電池。據張大爺說,他經常看到有人往桶里投放用過的廢電池,他自己就常常在上衣口袋里裝著一兩節廢電池,路過這里,就順手把廢電池投進去。
商場:裝滿一桶的時間越來越長
4月20日下午,記者來到北國商城,分別在商場內一樓東門口處和五樓銷售照相器材的柜臺旁發現兩個廢舊電池回收桶。馬女士在北國商城的一樓服務臺工作多年了,她說:“原來廢舊電池回收桶在服務臺旁邊,現在因商場裝修挪到了一樓東門口。這個回收桶已經放置了很多年,但是最近一兩年以來廢舊電池的回收量明顯減少。最近由于商場內部裝修,回收桶經常被挪動位置,前來投放廢舊電池的顧客就更少了。”在該商城五樓的回收桶處,據旁邊柜臺的服務員表示,這兒經常會有一些顧客來投放舊電池,每次桶裝滿了他們就通知石家莊危險廢棄物處置場來取,但是他們明顯感覺現在裝滿一桶的時間比以前長了。正說著,迎面走來一位女士,手里提著一大袋子已用過的電池,準備往桶里投。這位女士表示:“每次用完電池后,我都把它們存起來,等存得多了,再一次性把它們拿來放到回收桶里,但是總覺得回收桶有些少,不是隨時隨處就能發現。”
學校:學生們堅持得不錯
在河北科技大學的校園里,記者發現在餐廳門口附近有兩個廢舊電池回收桶。記者在此等了15分鐘左右,沒有發現有人前來投放廢舊電池。據該學校的一名女學生說,自己就很少往這兩個桶里投廢舊電池,因為自己經常用隨身聽學習英語,用一次性電池不如用充電電池劃算,這樣對環境的污染也小。另一名男學生則說:“我和宿舍的同學經常往桶里投廢舊電池,畢竟隨意丟棄廢舊電池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部門說法
回收部門:四原因導致回收量下降
據石家莊市危險廢棄物處置場韓祥明書記介紹,在2003年該處置場成立初期,他們主要通過和省會某報聯系,請報社的發行員代為回收廢舊電池。“不過當時的效果的確不理想,通過發行員總共回收了不到10噸。”
從2004年6月開始,該處置場改變原來由別人代收的工作方法,專門抽出8名人員,對1萬個回收箱實行分片承包,專門從事回收箱的清理工作。回收箱的清理頻率保持在每月一次。2004年全年,他們共回收廢舊電池約80噸。
然而,2005年全年,整個處置場回收的廢舊電池只有41.5噸。如果按目前石家莊年產生廢舊電池1000噸計算,回收量大約占總量的4%。
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回收量的下降呢?
面對廢舊電池回收的境況,韓祥明書記、王建斌副場長都深有感觸。他總結了以下幾點原因:一是因為小區改建和小區孩子毀壞等原因,部分回收箱損壞或丟失;二是市民的環保意識的確增強了,但缺乏持久的熱情;三是一些小商場和小超市不愿在店內設置回收箱,而政府也沒有強制性措施,以保證公共場所設置廢舊電池回收箱;四是有些小區為了安全和美觀,拒絕在小區內設置回收箱,尤其是一些高檔小區,“愛美”意識勝過了環保意識。(本報記者李會嬪 實習生任劍鋒 趙微)
相關新聞 火車站廣場宣傳“地球日”
本報訊 (記者盧偉麗 實習生梁靈)4 月22日是第37個世界地球日,當天上午,在石家莊火車站廣場,省國土資源廳和石家莊市國土資源局聯合舉辦了“世界地球日”宣傳活動,倡導市民熱愛地球,保護地球。
據了解,今年“世界地球日”的宣傳主題是“善待地球———珍惜資源,持續發展”,石家莊鐵路土地管理分局和石家莊國土資源局橋西分局承辦此次活動,向群眾發放宣傳資料,以大家喜聞樂見的文藝演出形式進行宣傳。一位市民說,現在資源浪費太嚴重,應該多進行這樣的宣傳,提高人們保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
(來源:燕趙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