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的唐代舞樂壁畫(資料圖)
由于地表水相繼斷流,地下水超量開采,造成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敦煌嚴重資源性缺水,生態惡化加劇,將直接危及莫高窟文物的保護。
目前,一項“引哈濟黨”工程已完成環評大綱評審,該工程實施后,每年可從哈爾騰河向黨河引水一點二億立方米。當地官員表示,屆時,敦煌地下水位將會回灌提高,這片戈壁綠洲也會煥發生機。
敦煌地處大漠腹地,年平均氣溫九點三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三十九毫米,蒸發量二千四百八十毫米,屬典型的暖溫帶干旱性氣候。
據介紹,上世紀六十年代,敦煌大部分淺灘低洼隨處可見泉眼露頭和面積大小不等的積水地,東湖、西湖積水區連片,葦蕩連綿,如今這一景象已不復存在。據觀測,近年來,敦煌地下水位年平均下降五十厘米左右,近三十年來已累計下降十米多。
專家認為,缺水導致的沙漠化加劇了莫高窟等文物保護的難題。
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