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晨報刊登《“怪貓”半夜行兇》一文,報道了航華汽配廠的工人抓住一只殘忍咬死兩只小貓的不明“身份”黑色貓科動物后,引起了讀者的廣泛興趣。昨天記者找到上海野生動物保護站,該站專家又將記者所攝照片和報道轉給了華東師范大學野生動物研究所,相關權威專家討論后認為,這只動物應該是得了狂犬病的貓,建議航華汽配廠的工人盡快處理,防止病毒散播。
讀者:曾經養過一只類似的貓
家住浦東的鄭女士來電反映,40多年前她曾在寧波的鄉下養過類似“怪貓”的一只黑色小母貓。鄭女士說,當時自家住房條件比較簡陋,家里鼠害非常猖獗。當得知自己一個親戚家里養了一只非常會抓老鼠的黑貓下了一窩小貓崽子時,她的父親就去抱了一只小貓回來養。
“那只小貓也是通體黑色,只有腿的下半部有些白色的雜毛,腿也比普通家貓長不少,眼睛呈黃綠色,尾巴比一般的貓短1/3。”鄭女士回憶道,小貓身上沒有所謂“怪貓”的騷臭味,長相和一般的貓也較接近。但是它的跳躍力非比尋常,一般的墻頭一下就上去了。這只貓的性格也比一般的貓兇猛許多,只要生人來自己家,小貓都會齜牙咧嘴顯示出敵意,但是對主人卻溫柔乖巧。隨著小貓的長大,鄭女士家不見了老鼠的蹤影,連鄰居家也很少見到,附近村民因此都非常喜歡它,稱它“神貓”。
但在鄭女士的記憶中,這只黑貓產下的小貓卻恢復了普通家貓的溫順。對此,鄭女士認為可能和品種雜交有關。
專家:可能是得了狂犬病的家貓
讀者鄭先生告訴記者,前兩周曾在電視上看到過一個科教紀錄片,其中猞猁的特征很像“怪貓”,因此猜測工人們抓到的“怪貓”實際上就是猞猁。為此,記者找到了上海野生動物保護站的專家杜先生,他找來了站內的其他專家對該動物進行聯合“會診”,否定了猞猁的說法。
“猞猁似貓,卻比貓大多了,而且身上有斑紋,可這只動物和貓差不多大小,渾身漆黑,肯定不是猞猁。”至于這只動物究竟為何物,保護站內的專家也沒有一個定論,因此他們將照片和報道轉給了華東師范大學野生動物研究所的專家。昨天下午4時40分終于傳來權威專家的意見:這只動物極有可能是得了狂犬病的貓。
“從形體上看,它還沒有離開家貓的基本特征。但從它咬死小貓的表現分析是精神失常了。”杜先生向記者仔細地詢問了汽配廠工人在抓貓時是否受傷,若受傷建議其立即去打狂犬病疫苗。對于已被抓獲的貓,專家建議應采取無灰化處理,就地掩埋,防止病毒進一步傳播。
海外見聞
澳大利亞的"臭貓"咬死豬
在澳大利亞工作過一段時間的讀者張先生來電反映,他曾在當地的報紙上看到過一篇報道,說的情況和這只“怪貓”非常類似。
“那篇報道的標題翻譯過來就是‘臭貓’,看來還是認為它是只貓。從照片上看,這只貓的前肢和報道中的怪貓一樣,都長得超乎尋常家貓,而且也是渾身散發著騷臭味。”據張先生轉述報道,當時這只“臭貓”竄進一家農場,咬死了一只豬,兇殘程度與上海的“怪貓”相當。
“我記得那篇報道的照片是彩色印刷的,從外形來看,的確挺像你們照片上的‘怪貓’。”張先生說。
(來源:新聞晨報)
相關鏈接:[圖]上海驚現“怪貓”半夜行兇咬死兩只家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