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張藝謀新作《千里走單騎》廣受好評,其中頗具寓意的云南面具儺戲引起觀眾好奇――劇中李加民表演的《千里走單騎》到底是哪兒的戲?
據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副秘書長姜巖考證,儺戲《千里走單騎》就是云南省澄江縣的關索戲。片中李加民就是澄江的一位民間藝人,他在電影里講的方言也是地道的澄江話。
姜巖說,澄江除了水下古城和古動物化石群吸引世人外,還有一種鎮縣之寶,古滇祭祀文化的活化石——關索戲。
大約2000年前,現在云南這片土地上的“滇國”已經形成較為發達的農耕文明,現在,澄江撫仙湖湖底沉睡的一座古城殘垣就極可能是古滇國的國都;從考古證據上看,古滇文化的核心是祭祀文化,而關索戲正是祭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索戲每年農歷正月初一到十六演出,為三國蜀漢故事,其中又以演蜀漢人物,如劉備、孔明、關羽、張飛等為主,其主要人物有20人,加上馬童、龍套、鑼鼓手等演員共有36人。劇目內容都是頌揚蜀漢功績的。在演出習俗上,關索戲有“祭祀樂(藥)王”、“踩家”、“踩街”、“踩村”等儀式。關索戲表演時不用油彩抹臉譜,而是把象征神的面具戴在頭上。演唱時沒有復雜的器樂伴奏,只用敲鑼、打鼓即可。
現在,關索戲只保留在澄江縣陽宗鎮的小屯村,關索戲的劇目目前尚難統計有多少,但經常演唱的有20多本,如“古城會”“三請孔明”“過五關斬六將”等,劇目最長的達3小時,最短的約30分鐘。
據調查,現在小屯村演關索戲的演員共有8姓32人,其中年齡最大的演員80歲,最小的18歲,平均年齡45歲。
關索戲以關索的名字命名,以演三國時期的故事為內容。當地傳說,諸葛亮出征南中時,關羽之子關索曾為前部先鋒,駐兵于今小屯村,故小屯村原名“先鋒營”。歷史上是否有關索此人,關索是關羽的親生子還是義子,都有爭論。然而當地三國文化十分盛行,關羽的親家漢興亭侯李恢就是澄江人,關羽的女兒關三小姐關銀屏是諸葛亮做媒嫁給李恢的兒子李蔚,這一點史料有確切記載。關三小姐墓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可能演員并不知道,關索戲就是古滇祭祀文化的活化石;從歌功頌德的角度看,關索戲塑造的正是高大全的角色,可以說,關索戲《千里走單騎》就是三國時代古滇地區的樣板戲!”姜巖說。(記者 陳鵬)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