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公眾參與環保立法啟動 公眾參與又上新臺階
2006-05-09
繼《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管理辦法》出臺并實施后,一個規格更高、并將覆蓋整個環境保護領域的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法規———《公眾參與環境保護辦法》的立法日前已經正式開始啟動。這項立法從一開始就體現了公眾參與的特性———該項立法的草案起草由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和服務中心來承擔。有專家指出,它預示著我國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又邁上了新臺階。
據悉,按照國家環保總局的立法計劃,《公眾參與環境保護辦法》已經列入了該局的立法計劃。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和服務中心獲此信息后,主動承擔了辦法的起草工作。
為了使辦法更具中國特色,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和服務中心專門成立了辦法起草小組,并開展了廣泛深入的立法調研、論證工作,同時還組織協調各方力量參與辦法框架草案的起草。目前,辦法的框架草案已起草完成。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和服務中心副主任許可祝表示,隨即可提交多方專家審議。
據許可祝介紹,本次立法活動受到了政府有關部門、眾多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在該中心召開的立法啟動會上,全國人大環資委法案室、國家環保總局政策法規司、國務院法制辦均派出了有關負責人參加了立法啟動會,并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國家行政學院、著名行政法學專家應松年等多位著名學者也對辦法的起草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這些專家學者認為,辦法將成為我國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重要法律依據,也將為我國公眾環境權益的保護、提高環保執法人員的執法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
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和服務中心主任、著名環境法學專家王燦發說,鑒于辦法的內容特性即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在立法啟動會上,也邀請了自然之友等民間環保組織的代表參會并發表建議。王燦發表示,本次立法草案的起草首先會實踐公眾參與的理念,在辦法的起草過程中,起草小組將更加廣泛的征求各有關機構、組織和公眾的意見,并努力為公眾參與創造良好條件,以在立法層面實現公眾對環境保護的參與。
來源:法制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