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震
所謂動物福利,就是讓動物在康樂的狀態下生存,其標準包括動物無任何疾病、無行為異常、無心理緊張壓抑和痛苦等。
在動物保護和人道主義溫情的背后,動物福利的貿易壁壘作用已經顯現。
從今年開始,歐盟規定市場上出售的雞蛋必須在標簽上注明是“自由放養的母雞所生”,還是“籠養的母雞所生”。歐盟還規定,目前歐盟通用的每格450平方厘米的雞籠到2013年要被更大的雞籠替換。歐盟既然如此“嚴于律己”,當然不會“寬以待人”了。一旦歐盟要求所有向它出口雞蛋的國家采用同樣的“動物福利”標準,那么,一道新的“貿易壁壘”就會悄然聳起。值得注意的是,在歐盟與智利簽署的雙邊貿易協議中,便加入了“動物福利”標準的條款,歐盟甚至希望將“動物福利”問題列入世貿組織多哈談判議程。也許用不了幾年,“動物福利”也如近年來強調的環保與衛生檢疫的“綠色壁壘”一樣,迅速成為國際貿易中一個新的“關鍵詞”。
最近,美國一家名為“善待動物協會”的民間組織,號召人們對肯德基采取一場全球性抵制運動。除召開新聞發布會以外,該組織還在一些主要城市的大街上散發傳單和招貼畫,揭露肯德基的非“雞”道行為。該動物組織指控肯德基為了降低成本,公司所用的雞全部被養在擁擠不堪的籠子里,缺乏應有的動物福利。由于雞籠狹小,飼養員疏于清掃,雞成天與自己的排泄物為伴,污穢不堪。面對強大的壓力,肯德基不得不承諾改進,要求供貨的養殖場必須采取措施,改善動物生存環境,不得采取強迫進食等虐待措施,否則停止進貨。
另外,在我國處理“食人鯧”事件中,當時的國際動物福利保護組織就發表了一份言辭激烈的聲明,呼吁我國有關方面必須將被列入“黑名單”的“食人鯧”盡可能地退運或者退貨,或者對其實施安樂死,否則將呼吁世界各國抵制與中國的水產品貿易。
以上兩件事所涉及的動物福利問題是大多數中國人聞所未聞的。所謂動物福利,就是讓動物在康樂的狀態下生存,其標準包括動物無任何疾病、無行為異常、無心理緊張壓抑和痛苦等。基本原則包括:讓動物享有不受饑渴的自由、生活舒適的自由、不受痛苦傷害的自由、生活無恐懼感和悲傷感的自由以及表達天性的自由。截至目前,包括一些非洲國家在內的世界上100多個國家都出臺了反虐待動物法案,而我國在這方面卻處于滯后狀態。
在動物保護和人道主義溫情的背后,動物福利的貿易壁壘作用已經顯現。
歐盟不僅有專門保護動物福利的法令法規,歐盟委員會食品安全署還專門設有負責動物福利的部門。早在1974年,歐盟便制定了宰殺動物的法規,要求在宰殺活豬、活羊和活牛之前,先用電棒將其擊暈,讓動物在無知覺的情況下走向“生命終點”。當然在歐洲,動物們所享有的“福利”并不僅限于此。
歐洲議會2003年初通過了一項法令,要求在2009年之后,歐盟各國的化妝品公司不得在動物身上進行化妝品的毒性或過敏性試驗,歐盟也將禁止進口在動物身上進行過試驗的化妝品。而根據美國的法律,化妝品必須首先在動物身上做試驗才能上市。要知道,美國每年向歐盟出口的化妝品價值9億多美元,難怪歐盟的法案剛一通過,美國人便揚言要到世貿組織去打官司。
意大利科學家最近進行了一項特殊的研究,發現豬原來也有七情六欲,也會驚恐、沮喪,也經常煩惱。據此,歐盟通過了在其成員國實施的指導條例,要求養豬者要照顧好豬的情緒,并規定,到2013年,歐盟各成員國要采用放養式養豬,停止圈養。今年2月14日,英國把依據歐盟這項指導條例制定的《農畜動物福利規定》正式付諸實施。早在1999年,英國就全面禁止了全封閉式豬圈喂養,后來還專門頒發了《豬福利法規》,對養殖戶飼養豬的豬圈環境、喂養方式作了細致的規定。而新的規定還配合歐盟條例,增加了給豬“玩具”的條文,以避免豬覺得生活枯燥,并規定對不遵守該法規的養殖戶將處以2500英鎊的罰款。
甚至連歐洲制憲委員會也正在研究是否有必要在未來的“歐洲憲法”中寫入“動物福利”的條款。在歐洲“動物福利”的背后,其潛在的經濟影響不容忽視。由于越來越多的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已經開始將動物福利與國際貿易緊密掛鉤,動物福利潛在的貿易壁壘作用不可小視,如果不給予足夠重視,我國動物產品、中藥等商品在國際貿易中將會遭遇巨大障礙。
因此,我們應當及時更新觀念,跟上國際社會的潮流。這不是趕時髦,而是我們的動物產品走向國際市場的必然選擇,即必須按照國際規則辦事,重視動物福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