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員準備為1個半月大的母羊進行手術(4月30日攝)。這只母羊已經經過了超數排卵技術處理。 一只綿羊2歲成年,交配生育后得到1只至2只羊羔,這是大自然的規律。但是,科學家卻讓一只羔羊在1個半月時超數排卵,在1歲時至少得到200只后代。新疆畜牧科學院中國-澳大利亞綿羊育種研究中心胚胎工程實驗室自主研發的最佳組合方案已經實現了這個目標。在家畜繁育領域,這個目標意味著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得大規模優良種群。過去,采用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術,要建立一個規模達到2000只的純種羊群,至少需要10年以上,而采用這項新技術僅僅需要1年。 新華社記者 張鴻墀 攝
新華網烏魯木齊5月8日電(記者張鴻墀、劉兵)一只綿羊2歲成年,交配生育后得到1只至2只羊羔,這是大自然的規律。但是,科學家卻讓一只羔羊在1個半月時超數排卵,在1歲時至少得到200只后代。新疆畜牧科學院中國-澳大利亞綿羊育種研究中心胚胎工程實驗室郭志勤研究員說:“3年以來,經過數次實驗,采取不同的組合方案,其中我們自主研發的最佳組合方案已經實現了這個目標。”
這位70歲的研究員說:“在家畜繁育領域,這個目標意味著,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得大規模優良種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廳綜合計劃處處長高建國評價認為,這項重大創新技術將為我國草食家畜良種化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
幼畜超數排卵技術最早由澳大利亞南澳政府生殖與發育研究中心研究開發,并一直居于世界前列,但郭志勤研究員領導的實驗小組改寫了他們保持的記錄。
據了解,國外從上個世紀50年代起就對開發幼齡母畜的繁殖潛力進行了研究,試圖在早期利用幼齡母畜達到縮短育種周期的目的。“目前國內外公布的排卵數平均在100枚左右,而我們的技術最高達到357枚,平均為200枚,高出其一倍。”實驗室楊梅副研究員介紹說。
郭志勤說:“我們利用羔羊超數排卵高于成年母羊數十倍的生理特點,利用6個至8個星期大的幼齡羔羊進行超數排卵,然后對卵母細胞進行體外成熟培養,并用優質精液進行體外受精,受精卵進一步經體外培養發育至囊胚,再進行胚胎移植,由其他綿羊代孕生產。關鍵之處就在于,我們突破了大量獲得卵子、解決胚胎來源問題。”
“打個比方,就家畜品種培育來說,如果說自然繁殖相當于步行的速度,雜交改良技術算是騎上自行車,胚胎移植技術則是坐上汽車,而這項新技術卻是登上了火箭!”郭志勤這樣形容道。
按照草食家畜的正常繁殖規律,一只母羊一生約7年時間,只能生育6只至8只后代;采用胚胎移植、借腹懷胎技術,一只母羊2年能得到6只-8只后代;而采用幼畜超數排卵技術,一只1.5月齡的羔羊在生長到1年時至少可以得到200只后代。
“而且,盡管對這只45天的羊羔采用了幼畜超數排卵技術處理,但并不妨礙它正常的交配繁育。”楊梅副研究員說。
利用這項技術可以把不足100只的超細型母羊群,僅用一年時間就擴大到1萬只,其數量增加100倍,而效益則增加1000倍。因為通過引進胚胎獲得一只澳洲美利奴羊要兩萬多元,而應用這項技術獲得一只澳洲美利奴羊僅需200多元。過去,采用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術,要建立一個規模達到2000只的純種羊群,至少需要10年以上,而采用這項新技術僅僅需要一年。
異乎尋常的發展前景吸引了企業家目光。已與新疆畜牧科學院簽訂合作協議的新疆澳良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旭說:“我們將利用這項技術力爭在兩年內組建澳洲美利奴細毛羊核心群,實現澳洲優良種羊在中國產業化。”
( 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