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株辣椒苗靜靜地躺在暖棚偏房里,干枝敗葉間,辣椒果依稀可見。“眼下市場上青辣椒能賣到2.25元至3元,這次損失至少有6000多元。”李興基捧起一捆已干枯了的辣椒苗欲哭無淚。前些日子,這些辣椒苗還綠油油地“活”在他家的暖棚里,就在他剛賣出頭茬辣椒后,澆了一次河水便遭此劫。
李興基是青海省樂都縣碾伯鎮下李家村的蔬菜種植戶。和李興基一樣,他家周邊4個村子凡澆了河水的人家,無一例外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失。
“黑水”過處蔬菜“低頭”
樂都是青海省的蔬菜種植大縣。樂都縣碾伯鎮的幾個村子都是依引勝河而居的蔬菜種植專業村。
“原來1斤能賣5毛錢,現在1毛5都沒人要。”李英萍家大棚里1200余公斤小油菜也遭了殃。李英萍說,自打3月初澆上“黑水”,她的菜便卷葉、發黃、爛根,菜葉上也看得見斑點油漬,沒有菜販愿意收購這些“難看”的油菜。
排污企業是青海東風模鍛有限公司。事發時,村委會找人對工廠南大門的排污口進行了拍攝取證,并委托青海水環境檢測中心海東分中心的工作人員對污水進行取樣分析。經檢測,該排污口處水質PH值達到9.6以上。
遭“黑水”襲擊的4個村莊僅3月初這一次排污,就有800多座大棚、近2000畝蔬菜遭害。過去,這些村幾乎家家都種黃瓜,近些年因為灌溉水質問題,黃瓜種植成了歷史。據農科所介紹,黃瓜生長所需的水PH值在6.2以下,否則很難成活、結果。幸運的是,沙壩村280余畝蔬菜大棚中,用井水澆灌的都幸免于難。
事發時,村委會及時向鎮政府、縣城建建設與環境保護局及樂都環境保護監理檢測站作了匯報。各村同時向青海東風模鍛有限公司反映,要求公司來人查看,但是沒有得到回應。
引勝河是樂都縣的主要飲用水源地,引勝河是湟水河的支流。湟水河是黃河上游最大的支流。現在引勝河“黑水”蜿蜒,河床砂石被染成了黑灰色,沉積于河床上的煤炭灰渣隨處可見。如果上游來水增多,這些灰渣就會被沖入6.5公里外的湟水河。
工廠:污水處理設施先進
接到村民舉報,樂都縣環境保護監理檢測站對排污現場進行了調查。確認青海東風模鍛公司沒有正常使用污水處理設施,致使工業污水超標排放,造成農田農作物受害,村民受到損失。
按環保監測站的要求,東風模鍛公司已關閉了排污口。但工廠卻并未停止排污。記者調查時看到,該廠污水處理的最后一道關口——6個循環沉淀池均被煤灰填滿。在沉淀池旁的觀察井里,兩條口徑約0.2米的管口仍在吐著“黑水”。這條管線的污水改經對面的鑄造廠,從生活污水管道一觀察井口排出,又流入引勝河。
據東風模鍛公司工會主席單成國、公司副總工程師連樂濤介紹,污染源一是鍋爐煤炭燃燒后的殘渣,二是硫酸清洗鍛件產生的處理廢水。
連樂濤說,他們有環保部門核發的排放許可證。工廠鍋爐產生的煤炭粉塵及廢水都能達標排放。但處理廢水的沉淀池為露天作業,冬季極易封凍,殘渣不能及時清理,致使循環水沒有經過徹底沉淀就排了出去。至于硫酸清洗鍛件產生的硫酸水已完全實現不排放。此次污染與近幾年引勝河上游來水偏少,溪流時斷時續有關。
環保監測的尷尬
3月2日,環保監測站曾給東風模鍛公司下達《環境違法行為限期改正通知書》,要求立刻關閉排污口,限期整改,確保達標排放。排污企業發給受害嚴重的八里橋村、沙壩村、下李家村每村各5000元補償,并清理灌溉渠淤泥、殘渣。但東風模鍛公司不但沒有停止排污,還擅自改變了排污出口。
3月18日,排污口排出的“黑水”變成了“黃水”。據有經驗的蔬菜種植戶判斷,這種“黃水”是硫酸廢水。當時就有村民向環境檢測站舉報,但當日是星期六,環保監測站未能到場。“黃水”持續排放了6小時。
“這屬偷排行為。我們去了也是白去。”監測站站長馬國鼎說,監測站沒有檢測設備,檢測只能是“跟著感覺走”,對菜農的損失無法作出準確評估。
樂都縣副縣長趙存益說,接到群眾的上訪信,他立刻責成有關部門盡快解決,并將處理結果報縣政府。他說,維護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政府責無旁貸。引勝河河水受污染還是關乎全縣人民吃水安全的重大問題,要給群眾一個滿意的答復。
事發至今已一個多月,但仍無人對菜農的損失承擔責任。東風模鍛公司也沒有停止污水排放,只是把排放時間改在了夜間。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