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中國環保局副局長潘岳的兩大“困擾”
2006-05-15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2003年3月,正當SARS肆虐時,潘岳奉命調任環保局副
局長,時至今日已三載有余。問及在此期間自感為中國環保事業做的最大貢獻
是什么,他淡淡地說道:「我不覺得自己做出了什么貢獻。我和千千萬萬個戰
斗在環保第一線的戰友們確實做了一些事,但沒有做的、來不及做的,或者有
心做但無力做的事情更多。」

『中國環保』內外交困

潘岳更愿意談他面臨的困擾:「很多人都說,2005年以『環保風暴』開頭,卻
以『松花江事件』收尾,這個事實令人痛苦。我現在第一困擾的是嚴峻的環境
形勢,『中國環保』內外交困,我們需要大的變革。但時間還有多少?能不能
成功?每思及此,倍覺焦慮。」

他還說:「我第二個困擾就是:世界發達國家如今正在走的綠色發展道路,都
已在技術上、理論上實踐成功。即是說,人類社會完全有能力走環境與經濟雙
贏的第三條道路。但明明是可以雙贏的道路,為什么在我們領導面前卻成了兩
難的選擇呢?因為我們做下屬的沒有為領導算出一本成本賬。


即走這條循環經濟、清潔生產、新能源的道路究竟花多大轉型成本,要減慢多
少速度,要承受多大風險;當然,我們也沒有完全算清另一筆帳,即仍按傳統
生產生活方式繼續走下去的話,還會付出多大成本?什么時候會爆發危機?什
么時候將付出我們不可能承擔的巨大代價?」

環保是政改試驗田?

潘岳日前接受專訪時表示,環境事務牽涉的政治敏感性和利益復雜性遠低于政
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其成果也能為最大范圍內的人們所分享,因此適合作
為政治社會等改革的「試驗田」。他透露,今后一段時期,環保總局將繼續推
進環保領域的公眾參與、綠色GDP核算試點等,使其作為擴大公民有序參與政
治的探索,并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提供借鑒。

潘岳說,之所以稱環保是政治社會改革的試驗田,第一,它已非專業技術問
題,而是一個植根于政治、法律、社會、文化層面的綜合問題。可謂「麻雀雖
小,五臟俱全」。第二,作為公共事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環保代表了廣泛的社
會和公共利益,較少涉及政治意識形態等特殊敏感問題,相對于其他領域的改
革,在環保領域內最容易達成社會共識與共贏。

加強透明度 實行民主監督

他介紹,近年來在擴大公眾參與環保的基礎上,今后將繼續推進幾項舉措:首
先,在立法實踐中推動建立公眾參與的制度。日前發布的《環境影響評價公眾
參與暫行辦法》已明確指出,國家鼓勵公眾參與環境影響評價活動,同時,還
對公眾參與環境影響評價的渠道、方式等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第二,建立環境信息公開體系,努力拓寬公眾的環境知情權,建立公眾參與環
境決策的新機制。隨著公眾對環境質量要求的日益提高,首先要建立環境信息
公開制度,包括環保政務公開和企業的環境信息公開,利用廣播電視、報紙雜
志、互聯網等公共媒體向公眾披露環境信息,保障他們的知情權;其次是推動
建立公眾參與的機制,使群眾有合法的參與渠道,實行民主監督的權利。國務
院已要求每半年向全社會公布各省市的環境任務完成情況與當地的環境質量,
環保總局一定如實公布。

第三,繼續發揮環保社團在公眾參與中的良性作用。環保總局將致力于和健康
的環保社團建立良性合作框架,互相取長補短,塑造一股堅決落實科學發展觀
的社會合力。

今夏將公布綠色GDP試點結果


至于綠色GDP試點,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已在京、津、浙、粵等十省市開展
基于環境的綠色國民經濟核算和環境污染損失調查試點,現國家層面的《2004
年中國經環境污染調整的國民核算試核算報告》已完成,所有試點地方也完成
《試點省市綠色國民核算與環境污染經濟損失調查》中的第一和第二項調查。

今年夏天,環保總局將和國家統計局一起,向社會首次公布試點工作的結果以
及地方和國家的環境污染物實物量核算、虛擬環境污染治理成本核算,和環境
污染損失價值量核算等結果。

中國環保需要大變革

在「十五」計劃環保目標落空的背景下,中國環保工作今年在負重中進入「十
一五」開局年。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在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環境污染最
為嚴重的時期已經到來,不僅未來15年將持續存在,且可能成為影響社會穩定
的「導火索」。而環保部門自身弱點重重,與嚴峻的形勢很不相稱。「我們內
外交困,因此需要大的變革。」

潘岳介紹說,「十五」計劃環保目標中,主要水污染物化學需氧量和主要空氣
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都沒有達到環保指標。他指出,最首要的原因是一些地
方政府不惜以犧牲環境和群眾健康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發展和形象業績。此
外,環保部門自身在法規、體制、機制和能力建設方面弱點重重也是重要原
因。

環保法律雖多 管用的太少

首先,環保監管能力薄弱。中西部23個省級環保部門執法裝備達標率僅為9
%,272個地市級環保部門執法裝備達標率僅為33%;其次,環境法制也不健
全,中國環保法律雖多,但管用的太少。

另外,環境保護的投資機制不完善,投入不足也是重要原因。盡管中國環保投
資總量由「九五」期間的3,600億人民幣增加到「十五」前4年的6,000億人民
幣,但總體上,環保投資占同期GDP總值的比例偏低,「九五」期間為0.87
%,「十五」前4年為1.33%;同時,還有環境管理多頭交叉,缺乏統一有效
的環保監管體制的問題,從而導致環保部門缺乏有效的宏觀調控能力,對一些
跨區域重大環境問題無法協調。


潘岳表示,上述種種很多已在去年發生的松花江事件中得到體現。這表明,傳
統的環保模式已經不再能夠應對當下的問題。在重化工型經濟結構、以及長期
積累的結構型矛盾和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的前提下,中國環境污
染最為嚴重的時期已經到來,且未來15年將持續存在。特別是污染嚴重時期與
生產事故高發時期疊加,環境風險不斷增大,國家環境安全受到挑戰;群體性
環境事件迅速上升,污染問題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導火索」。

官場20余載最重「制度建設」

潘岳告訴記者:「作為政府官員,我最看重的是『制度建設』。因為中國環境
問題的解決,是一場漫長、艱難、充滿反覆博弈的拉鋸戰,在這場旅途中,靠
『個性』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而『環保風暴』也只是倏忽來去的一陣煙
云,只有經過艱難博弈確立下的『制度』,才能夠為最終的成就鋪墊道路。在
這個方向上,哪怕只是最微小的進步,于我也是最大的獎賞。」


20余載官場生涯,政壇沉浮起落,令潘岳的意氣不減當年:「中國的環境形勢
不斷變化,更加需要從事環保事業的人,尤其是我們的干部要正面現實,敢于
直言;嚴格執法,敢于叫停,使得一些地方的『不作為』頑癥能夠得以披露并
最終有所改善,這也是對政治文明建設的一種促進。」

謙對「個性高官」一笑置之

潘岳早年當過兵,做過記者,25歲入仕,34歲擢升為副部級高官,年僅46歲
卻已在4個國家部委機構歷練有年。20多年仕途經歷對中國現代化的獨到感
悟,10余載副部級官位上的起落沉浮、3年來對中國環保振聾發聵的警世忠
言,令海內外輿論習慣性地將這位年僅46歲的潘岳稱為「個性高官」。

「說我『個性』,可能是指我的一些言談舉止,這是與生俱來的性格,不足為
談。」接受本報采訪時,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對這樣的稱譽一笑置之。他
補充道:「什么時候我們這些人都不再是所謂的『個性官員』了,就說明和諧
社會越來越成熟了。」

來源: 香港文匯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