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相間的“江山9號”是重慶一艘從事三峽旅游的游船,作為一艘載客量近600人的客船,它每天產生生活污水、油污水2萬升,旅游旺季時達到約4萬升,由于沒有污水處理裝置,過去這些污水都直接排入長江。
事情在2003年出現了轉機,重慶長江輪船公司投資80多萬元,在“江山9號”上安裝了從日本引進的船舶污水處理裝置,日污水處理能力60噸左右。船上廁所糞便水、醫療廢水等全部進入污水處理裝置進行凈化處理,完全達到國家船舶污染物排放標準,對長江不再造成污染。
“江山9號”是三峽庫區第一艘安裝船舶污水處理設備的游船。從2003年5月開始,有關部門逐步對航行在三峽的滾裝船、拖船、普通客船和豪華旅游船進行環保改造,安裝生活污水治理裝置,并對100艘豪華客輪強制安裝了化糞器。
重慶市在主城區、涪陵和萬州等地開展了船舶垃圾集中收集處理工作,目前,共有船舶垃圾收集船10多艘。他們采用登記防污文書的方式,基本上防止了城區江段大型船舶垃圾直接入江的現象。
專家指出,三峽工程蓄水后,長江水流速度大大減緩,水體稀釋自凈能力減弱,如果不注意防治船舶污染,極易給三峽庫區水質帶來嚴重影響。
三峽庫區海事部門從2006年1月起,提高了在三峽庫區航行、停泊、作業的各類船舶的污染防治標準,要求來往三峽庫區的船舶必須配備防污設備、器材并保持良好技術狀態,船員必須具有防污專業知識并持有效崗位適任證書上崗;嚴禁船舶直排污染物,總噸位400噸、核定載客15人及以上船舶必須備有《船舶垃圾管理計劃》和《船舶垃圾記錄簿》,配備垃圾儲存容器,將垃圾收集交由有資質的單位接收處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