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建筑工地發現可致癌的化工廢料(圖) | |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6日01:39 西部商報 | |
![]() ![]() 孟研究員在實驗室對不明液體進行化驗。 昨日,蘭州市新九洲花園對面一建筑工地發現“石油”的事件經本報報道后,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昨日中國石油地質勘探設計院西北分院(下稱西北分院)和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下稱蘭州地質所)的4位專家先后為九洲“石油”鑒定身份,最終得出一個令人吃驚的結果:九洲“石油”不是原油,而是含有92.289%巨毒致癌物的化工廢料。 時間:昨日上午10時 地點:中國石油地質勘探設計院西北分院 望聞問切 對“石油”身份提出五六種可能 昨日上午10時,記者帶著從九洲一施工工地采集的“石油”樣品,來到西北分院科技處。對石油及其衍生產品有著專業認知的馬龍處長端著裝“石油”的瓶子端詳了半天,他一邊輕輕搖晃液體,一邊仔細聞“石油”發出的氣味,最后他肯定地告訴記者“石油”是烴類液體,不屬于原油。為了進一步弄清不明液體的身份,馬處長找來了油藏描述研究所的王天琦所長,王所長在肯定馬處長分析結果的同時,提出不明液體一定經過人工加工,有可能是柴油或汽油產品。由于意見不統一,第三位石油地質專家孔祥明在中午12時趕到了馬處長的辦公室。三位專家經過討論,認為不明液體極有可能是遺棄的化工原料或廢料。對不明液體的身份,三位專家提出了柴油、油漆、油水混合物、農藥等五六種可能,為了弄清真相,三位專家決定到現場去勘察。 時間:昨日下午1時 地點:九洲開發區 實地勘測 三專家排除原油可能性 下午1時,三位專家來到九洲開發區發現“石油”的工地,小心翼翼打開封了口的地基坑洞,向坑內張望。記者看到,在近7米深的坑洞底部,一攤直徑半米的液體上面印出了記者的頭部輪廓,一股濃烈的橡膠水氣味撲鼻而來。三位專家在坑口看了一陣,確定坑底沒有氣泡產生后,開始觀察坑中挖出的泥土,并向施工的工人打聽情況。當三位專家了解到,在工地數十個地基坑洞中只有一個坑洞有不明液體,而且其他坑洞中挖出的變質巖與這個坑洞中的泥土有著本質的不同后,一致認為不明液體絕對不可能是石油。馬處長告訴記者,石油礦的礦苗有可能在7米左右出現,甚至溢出地表,但一般均伴隨氣泡冒出,這個坑洞中的液面平靜,沒有氣泡,可以判定不明液體不是石油,最重要的一點,黃土層絕對不可能有石油產生。 時間:昨日下午3時 地點:蘭州地質所 原形畢露 實驗測定含92%致癌物 既然不是石油,那有著刺鼻氣味、一點即燃的不明液體究竟是什么呢?帶著疑問,下午3時,記者趕到蘭州地質所向有關專家求助。在地質所,與石油等化工產品打了半輩子交道的光/質譜實驗室研究員孟仟祥立即著手對不明液體進行分析。孟老先將一些乙醚倒進了裝著不明液體的試管,用力搖動使其充分融合后等了兩三分鐘,液體一如往常。孟老告訴記者,這說明不明液體是純粹的有機化合物。隨后,孟老對不明液體進行了過濾提純,并將提純后的液體放進了光/質譜檢測儀。一個小時后,孟老拿著檢測結果又仔細地計算了一番后,說出了一個令記者震驚的結果:不明液體是化工廢料,有39種有機物質,主要成分為甲苯、二甲苯、三甲苯和四甲苯,均為巨毒致癌物質,其含量高達92.289%。孟老告訴記者,二甲苯等甲苯類物質均不融于水,但其成分可以被水滴包裹,自然界無法自我消化,對水資源的危害相當大,如果人畜不慎飲用,后果不堪設想。 緊急行動 為防意外連夜填“毒”坑 化工廢料有巨毒,這個消息引起了蘭州市環境保護局有關領導的重視。昨夜10時許,蘭州市環境監理所魏主任帶領工作人員連夜趕到現場,肯定了專家的鑒定分析結果。在現場,監理所的工作人員發現,原本有化工廢料的地基坑洞由一個增加到了4個,其余多處坑洞發出了與化工廢料同樣刺鼻的氣味。更加糟糕的是,在距離冒出化工廢料的坑洞3米左右,有一坑洞中冒出了泥漿。現場勘察的監理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說明坑洞下有水源,化工廢料極有可能進入水源。意識到問題嚴重的監理所魏主任立即向監理所張所長進行了匯報。消息很快傳到了蘭州市安監局的萬局長那里,為了避免發生意外,安監局和監理所的領導決定對有化工廢料和水源的坑洞立即進行回埋作業。昨夜11時許,回填作業開始。 化工專家 該事件不會影響市民生活 坑洞下有水源,使得這起化工廢料事件變得更加復雜。化工廢料會不會通過地下水流進市民飲用水源,會不會出現重大污染事故?記者再次采訪了化工專家孟仟祥,孟老告訴記者,化工廢料會滲進地下水,但進入市民飲用水源的可能性極小,如果進入,自來水凈化工藝完全可以消除不明液體對水質的影響,另外,在黃土層打7米深的井樁,很難打出地下水,因此,市民可以放心飲用自來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