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出中國,在英文中,瓷器與中國是同一個單詞:china。中國古陶瓷在海外價值連城,但現代日用瓷器卻難登歐美高級市場,大多淪為地攤貨,平均每件只能賣到0.2美元,價格僅為英國、日本等國產品的1/7。
中國瓷要振興,需要創意嬗變。上海,在創意瓷器上已經邁步。
材質:亮白潤純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一個漢光瓷的花瓶往展臺上一站,周圍幾個風格類似的白瓷繪畫花瓶黯然失色。
失色于高白。純、白,是精美瓷器最重要的胎質。漢光瓷白度達到88.5%,世界王牌瓷器德國“羅森泰爾”的白度只有77%;
失色于透亮。漢光瓷透光度56%,“羅森泰爾”的透光度只有45%;英國的皇家道爾頓和委基伍德等,盡管摻入大量骨粉以增加其柔潤感和透光度,但是與漢光瓷相比,無論觀感還是手感,都稍遜一籌。
專家介紹,國際上流行的日用瓷器正向兩極發展,要么走精美之路,巧奪天工。找不到一絲缺憾,如英國的皇家道爾頓和委基伍德等骨瓷;要么走拙樸之路,如一些日本瓷。而我國以往瓷器的材質卻是“半吊子”:精美上不去,拙樸不到家。上海工藝美術大師李游宇經多年研究,終于研制成功漢光瓷。經權威機構測定,漢光瓷品質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種瓷器的理化數值和指標。不僅達到“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磐”的傳統優質瓷器的鑒別標準,而且還“透如燈”,使我國瓷器在材質上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漢光瓷的誕生,為精美瓷器的創作奠定了材料基礎,把我國陶瓷的藝術價值推向新的高度。李游宇以漢光瓷為材質設計的瓷器藝術品,采用其他世界名瓷尚無法掌握的中國傳統技術釉下彩分水工藝———燒制前在白泥坯上繪制圖案,以滲水后彩料的厚薄來控制燒成后色彩的濃淡,再往圖案上覆一層釉,經1400℃高溫燒成,光澤度98.6%。這些藝術陶瓷風格淡雅,質地之細潔,可用放大鏡細看,堪與現代印刷術媲美。
在國外,日用陶瓷已完全脫離了“鍋碗瓢勺”的概念,而是被當作一種附加值很高的藝術品來經營。漢光瓷的誕生,使我國日用陶瓷有望脫離“實用”的單一功能,邁向“實用”與“藝術收藏”兼具的新境界。去年,上海陶瓷博覽中心組織我國陶瓷界著名藝術家和能工巧匠,以漢光瓷為材質,設計制作了2000套收藏版“21頭陶瓷茶、咖啡具日用瓷”,售價高達2萬余元,上市即銷售一空。
設計:世界元素
美國影星芭芭拉·史翠珊用它裝點新居;尼泊爾女王觀光英國哈羅德百貨商場,將其大量成套購買收藏。
它,就是法藍瓷。
輕靈雀躍,是法藍瓷給人的印象。蝴蝶、瓢蟲、金魚,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能被法藍瓷信手拈來,作為瓷器的圖案或造型。看這套“蝶舞”系列,蝴蝶在花瓶口上展翅欲飛,在咖啡杯把手上小棲,在茶杯底盤上靜臥……每一個姿態都是那么逼真。
法藍瓷在國際上屢屢獲獎:紐約國際禮品大展中,它擊敗眾多世界名牌,奪得唯一的“最佳禮品收藏首獎”;在英國禮品專門零售商協會年度授獎慶典上,摘得“最佳陶瓷禮品首獎”桂冠。
法藍瓷在國際市場摘金奪銀,緣于其設計風格世界化。上海海暢禮品有限公司設計人員認為:面向世界的瓷器必須擁有全球化的元素。因此,法藍瓷在設計上契合西方回歸自然的風潮,以蝴蝶、金魚、瓢蟲、香草、檸檬等為主題,運用西方新藝術的流線線條,采用了立體造型,集合浮雕、透雕、釉下彩等高難度技藝,將大自然的花草風姿、蟲鳥律動、原野的奔放,表現得淋漓盡致。
蝶舞、蟲鳴、花開,法藍瓷讓日用陶瓷給人帶來強烈的藝術視覺沖擊力。據悉,在西方,品茶、喝咖啡已有約定俗成的杯具,如喝紅茶用英國瓷,喝綠茶用日本瓷,喝Espresso用小小的意大利咖啡杯,喝美式咖啡用“驢飲”大杯子mug,喝果汁用玻璃杯等,法藍瓷的問世,打破了這些約定俗成,不少西方家庭喝茶、喝咖啡已開始改用法藍瓷。目前,法藍瓷已進入歐美頂級百貨市場,在全球已建立了5000多個專賣店。(記者 汪敏華)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