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獅吼棒喝--大藏寺祈竹仁波切問答選錄(11)
2006-05-16
○如果業力是不會消失的,懺罪又有何用處呢?

  ◎在佛陀開示因果教法時,為了確立大眾對因果之信念,并未開示懺罪之法門,只說業力固定及有因必有果報。在佛陀開示大乘教法時,才教示了懺罪之法門。要懺罪凈障,必須具足四力:(一)境力 -- 靠依止境而懺罪。我們以三業作不善,其對像不外乎圣眾與凡俗眾生,所以在懺罪時,亦依賴圣眾及眾生,例如供養三寶及為有情眾生作利益事業等;(二)追悔力 -- 畏怕所作不善之果報而生追悔曾造不善業因的真切心;(三)對治力 -- 以懺罪為動機所作之修持;及(四)誓愿力 -- 決心不再作同類之不善業。若四者具足,就等于把業因種子燒壞了及把它與好比水份及養份的煩惱外緣隔絕了,令其不得成果。這并非說 '種子'消失了,而是說我們令它不得成長及成熟。所以,大乘之懺罪概念與小乘之因果業力概念毫無矛盾。

  ○佛教人士常常放生,但既然在放生后動物一樣會死,放生又有何意義呢?

  ◎你的推論如果成立的話,你生病時也就不用服藥了,反正遲早你也是要死的。世間上的眾生,當然最終也必會經歷死亡,而且還會再有轉生。被放生的小動物,最終當然也會面對死亡。但我們修悲心的人,本著盡力施予無畏的精神,若能令眾生少一點痛苦、多一點福樂,這也是很有意義的。最終來說,我們要發愿成佛,才可以最究竟地協助眾生得樂而離苦,但在未有這種究竟地利益眾生的能力前,我們并不是就甚么也不做。能救助一個眾生少至一次,也一樣是一種善行,對被放的一方及放生的一方都有益處。施予眾生壽命,也就是自己在積聚長壽無病之因。放生時,我們也不是只是買動物回來放走那么簡單。我們為它們誦經持咒,令它們得聞佛號及佛咒,在心識中種下一個種子,將來必會成果。我們也回向祈愿它們能于未來轉生善道而得遇佛法,最終能得成佛境。這些是對它們更長遠及實際的利益,也可視為是'法布施'。此外,有些人也會為它們授予三皈依。一般畜牲聽不懂我們所念的內容,所以也無從生起真正的皈依心。如果嚴格地說,并不能說它們真的得到了正受皈依,但念誦皈依之過程卻肯定在它們的心識中種下了皈依的善種子,所以仍然是很有意義的事。藏傳佛教人士則會把甘露丸放水中讓它們喝用或灑在它們身上,這也會為它們帶來很大的未來生利益。放生也必須運用一些智慧,只有悲心而沒有智慧,是不能對眾生帶來大利益的。有些人竟把淡水魚放在海中,或把海魚放淡水河中,又或把外國鳥類放本地林中,這并不會令它們壽命延長,反而令它們更快死亡。有些生物本來就不是被售作食用的,例如觀賞魚及觀賞鳥等,把它們放走并不是真正的'無畏布施'。還有些人預先向屠夫及獵戶定貨,他們便刻意多捉一些生物以供放生,這也就失去了放生的意義了。

  ○佛珠的意義是甚么?市面上有多種佛珠,應選哪一種才為適合呢?

  ◎佛珠或念珠梵語為'瑪那'(Mala),是用作誦佛號或誦咒等之計算用法器。證量與境界高的大行者,不需要這些外在的法器工具。對凡夫佛子而言,如果對所作修持次數有個計算,對生起精進心會有幫助,所以可以用這些法器。佛珠的珠頭代表佛寶,貫串整串珠的繩子表義法寶,小珠表義僧寶,所以一串佛珠就表義了三寶。珠頭(即較大的一顆)代表佛之色身,它上面有一個錐形的珠頂,代表佛的法身,珠穗則是并無特別表義的加飾。佛珠以108粒為宜,但也有110粒等的組合。在傳統上,有多種佛珠質料之要求,例如修息災法用白檀香珠、修攝懷法用紫檀木珠等,其形狀也有不同,數目也有不同的要求,持珠的手指也有不同要求,甚至串珠的繩之質料也有不同的要求,但以上這些繁復的細節,我們初學者不需全跟著去做。一般來說,用108珠之菩提珠就可以了。佛陀是在菩提樹下成道的,菩提珠本身的堅硬特質又有吉祥的表義,所以菩提珠適合作任何法門的修持。一般人有一串菩提珠就很足夠了,不需刻意購買幾十條不同質料的念珠。佛珠是用來修持的,如果有幾十條佛珠卻不修持,又有何意義呢?格律派的僧人,一般都用原始的原木佛珠,尤其喜歡用代表文殊的六把慧劍之五臺山六道木佛珠。這種珠十分平宜樸實,但又表義了大智文殊之加持,所以特別受學僧之歡迎。對修持觀音法門的俗家人來說,用石英水晶珠或蓮子制珠則也是特別適合的。有些人的佛珠配上間珠或一對小數珠串,這并無不妥之處,但格律派大寺的僧眾是不容許在佛珠上加上這些額外飾物的,也不可以用寶石制的佛珠。只有年資久的寺僧,才可以在自己的佛珠上加上間珠及數珠等。此外,佛珠不是一種世俗的飾物,所以不需用貴重質料的珠串,也不需把它掛在頸上裝飾。在古印度傳統中,并沒有把佛珠掛在頸上的習慣。

  ○既然'心誠則靈',為甚么要為佛像開光呢?

  ◎諸佛的法身是遍布一切時處,住于每粒微塵之中的。對境界及證量高的行者來說,諸佛是常常在前的,所以這些大行者不需要佛像。對我們凡夫來說,我們并未到達同等境界,所以還是需要依循佛說的事相而作,尤其是示忿怒相的本尊及護法像等,一定要依法裝臟及啟請勝住。一個新的佛像內里應該是空的,供奉者必須請有資格的人裝臟及啟請圣眾勝住。'啟請勝住'是祈請諸佛圣眾來臨而入于佛像中的意思,漢人稱此為'開光',其實是從順世俗的稱法。常常有人帶來佛像向衲說:'請法師"加持"這個佛。',衲總覺得啼笑皆非;佛是圓滿的覺者,我們只是六道中的凡夫,凡夫怎么可能'加持'佛呢!在'開光'儀式中,法師所念誦的內容是啟請諸佛勝住于像中,并非'加持'佛像。'裝臟'是把如法的物品裝填入佛像內部之意,所填入的物品包括舍利、經咒、珍寶、藥材及香料等有吉祥意義的東西,裝甚么、怎樣裝及先后次序都要依佛經所述地去做。如果一時并未找到有資格的人代為裝臟,可以自行在像的內部寫上梵文'唵'、 '阿'、'吽'三字,然后以碎寶石或檀香粉填滿而暫時代替裝臟,心內要生起 '此乃佛陀'之真佛想。

  ○佛像與菩薩像可以供在一起嗎?

  ◎這是可以的。一個完整的佛壇,應該起碼有一尊本師釋迦牟尼像、一本佛經及一座舍利塔,分別表義佛陀之身、語、意。在此以外,可以也供奉其他佛像及菩薩像,但其他佛像應放在本師釋迦牟尼像(或圖片)之旁位或略低一點的位置,菩薩像再放旁一點或低一點,如果也供奉出世間護法,則再要放低一點。只要如以上所述次第地排,可以把佛、菩薩及出世間護法在一起供。世間的神明、祖先、龍族及地神等,我們三寶弟子不應依止。如要略事供養,亦不可放在佛壇上,只可分開其他地方而供奉,而且不應生起依止信皈的念頭。對已死的祖先供奉,其實并不能為他們帶來真正益處,倒不如以利益他們的心而代為供養三寶,把功德回向予他們。祭祀祖先是漢地民間傳統,并不是佛教的。

  ○為甚么要在佛壇上供水呢?

  ◎我們對諸佛所作的供養,可以有很多種,例如水、花、燃香、涂香、食品、明燈等等,但就重要是供品的來源之清凈及供養時的心清凈。'供養之清凈'是說不要在供養時生慳吝心或在供上貴重供品后又后悔。'供養來源清凈'是指不可以是經由殺生、邪淫、妄語等不善業而換取的供品供養,僧眾又不能以由妄言有大神通等不正的方法吸引施主而得來之物品作供。清水是不須辛苦得取的東西,在世俗上而言又沒有甚么貴重的價值,我們幾乎可以肯定地說,供水時供者必定不會生慳吝后悔的心,也不須以各種不善方法而得取,所以清水就成為了最佳的供品之一種。水有八種功德,分別有八種表義,所以緣起亦十分吉祥:(一)清涼 - 表義戒德清凈;(二)味甘 - 表義得享百味食;(三)性輕 - 表義身心壯健;(四)質軟 - 表義意念柔順;(五)清澈 - 表義意念清明;(六)無臭 - 表義障礙消除;(七)益喉 - 表義成就妙語;及(八)養胃 - 表義健康無病。供水之時,供一杯也可以,供七杯也可以。先在杯中放少許水才放壇上排列,然后才倒添至近滿,這樣做是因為供空杯之緣起不太吉祥,所以宜避免放空杯在供壇上。添水時不要滿溢,亦不要太少,加至距杯緣一顆米之粗度為宜。杯與杯之間之距離勿過窄或過闊,亦以一顆米粗度之距為宜。在放下杯時,要恭敬輕輕放下,勿粗魯地擲投。在添水時,要以雙手持壸,似是對皇帝供茶那般恭敬。我們一般會在早上供水,傍晚把水倒去,把杯抹干另放。以上細節是為自己積聚功德而做的,不是為諸佛而做的。大家不要以為這些小節是多余的執著,對凡夫來說,小節正是很重要的成就關鍵。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