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前的一場大火將故宮建福宮花園(俗稱西花園)夷為平地,此后的數十年間這里大門緊鎖。昨天(16日)下午,故宮博物院宣布歷時5年、耗資近一億元的建福宮花園復建工程圓滿竣工。
現場
內部裝修非歷史原樣
昨天(16日)午,記者來到修繕一新的建福宮花園,園內建筑全部為復建,嶄新的彩畫在陽光下閃著金光,空氣里都是油漆的氣味。與簇新的地上樓閣形成鮮明對比,柱礎、地磚等石建還保留著滄桑歷史的斑駁痕跡。
透過玻璃,記者見到復建的敬勝齋、延春閣等建筑內部,采用一種簡單素雅又不失現代感的顏色。據了解,建福宮花園內部裝修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師貝聿銘工作室的設計師來完成,雖不是史料記載的原樣,但他們所用顏色和細節裝飾都采自古建工藝中早已存在、卻不容易被注意的色彩和樣式。
修繕
首次由私人機構出資
據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肖燕翼介紹,本次建福宮花園的宮廷建筑復建工程由中國文物基金會捐助,基金會不僅出資還與故宮一起直接參與施工過程管理。
故宮博物院古建修繕中心主任李永革說,基金會從香港派專人常年“駐扎”北京,帶來先進的古建施工管理方法和經驗,他們制定的施工合同把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全想到了。
基金會創立人陳啟宗先生告訴記者,這項工程耗資近一億元,不僅是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的首項任務,也是紫禁城內第一個由私人機構出資開展的大型復建項目。
難點
建筑材料非常難湊齊
“復建最難的要算搜集齊建筑材料。”據李永革介紹,所有工程木材選自東北的一級紅松,室內磚產自蘇州御窯磚瓦廠,金箔購自南京,桐油來自四川……園內有三段3米高的虎皮墻,收集齊這些五色石塊用了兩年多時間。
建福宮花園的復建成為目前故宮內所有修繕項目中木工工作量最大的一項工程,最多時場內場外共150名工人一同工作。
用途
復建后不對公眾開放
據肖副院長介紹,復建后的建福宮花園將用作接待各國高級貴賓、舉辦文博學術交流活動、籌辦小型內部展覽等用途的特殊場所,不對公眾開放。
復建的建福宮花園。紅墻中的木柱為火災后留下的原物。
【資料】
建福宮花園俗稱西花園,始建于乾隆五年。規模僅次于御花園。在1923年卻被一場大火焚燒殆盡。據傳是太監盜竊珍寶,怕被發現所以放火燒宮。
據史料記載,乾隆皇帝對建福宮花園非常滿意,并將其所珍愛的奇珍異寶收藏于此。嘉慶時曾下令將其全部封存。此后,花園一帶一直作為皇家珍寶的收藏地,直到1923年那場從敬勝齋燒起的大火。 (張然/文 蘇冠名/攝)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