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再度探訪被拒
前天下午,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就已經大門緊閉,中心內留守工作人員表示當天謝絕一切記者采訪,也停止開放參觀,原因是“想讓狼安靜一下”。記者昨天再次來到玄武湖公園。得知記者要采訪“狼媽媽”,公園工作人員就勸記者不要進去了。“進去了你也一無所獲,那只母狼已被送走了。”然而當記者詢問“紫金山母狼”被送往何方時,這位工作人員表示不知道。隨后記者來到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中心工作人員也明確了“狼已不在這里”的說法,可是對于母狼的去向,大家都說“不知道”。
記者聯系上了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李主任,在電話里,李主任承認“紫金山母狼”是被其上級主管部門——南京市林業站帶走,然而當記者問及,為何要轉移地點,如今狼媽媽又身在何處時,李主任并不想多說,只告訴記者:“母狼現在很安全,等過幾天,我們會讓媒體了解情況的!”
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讓各方面對母狼的“去向”諱莫如深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紫金山母狼”被救來的時候,由于其本身已中毒,加上懷孕,身體已經很虛弱。然而連日來成群記者前往采訪,給它帶來很大的驚嚇,使其狀態極不穩定,而工作人員最擔心的就是其腹中狼崽的安全了。因此,有關部門決定對其進行封閉式救護,讓其在一個相對平靜的環境下養傷。
“狼”的身分疑云頓生
“紫金山母狼”雖然“閉關”養傷了,可由其帶來的話題卻是不少,特別是其身分疑云重重。它到底是狼還是狼狗?它究竟是從哪里來的?圍繞這些問題,眾說紛紜。
記者了解到,有關部門已組織了專家對其進行鑒定。大部分專家都認為是狼,但也有少數專家持保留態度。現場工作人員向記者描繪說,雖然“紫金山母狼”對生牛肉情有獨鐘,但當把活雞扔進籠里的時候,它并不是很感興趣。在采訪中,還有市民向記者表示,“紫金山母狼”極有可能是他們鄰居或親戚家走失的狼狗。
紅山動物園的一些專家表示,區分狼還是狼狗,看圖片是很難準確作出判斷的,一定要看到實物,才能“有說法”。而南京紅山動物園技術人員孫偉東大膽分析,這可能是條狼親,是狼狗的一種。因為狼和狗有明顯的區別:狼的嘴細而尖,狗的嘴短而粗;狼的眼睛平或者凹下去,狗的眼睛突出;狼的爪子細尖,狗的爪子短粗,同時顏色、毛等諸多方面也不一樣。根據他的觀察,這條紫金山的“狼媽媽”實際都符合狗的特點。
根據此前報道的“狼媽媽”的生活習性,也可以判斷這是一條狗。第一,狼懷孕有可能離開狼群,找一個安全的地方生崽,但是狼是不可能輕而易舉被人抓住的,即使是動物園的狼,四五個人都難以靠近并將其抓獲,更不用說是野外的狼了,而懷孕的狼為了保護腹中“嬰兒”會變得更加兇狠。幾個工作人員拿了一個網袋就將它抓住了,那它可能抓的是狗;第二,在南京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工作人員投了一塊熟的排骨給它給,“狼媽媽”吃得津津有味,而狼一般喜歡吃生的肉食,不是太喜歡吃熟食,而狗就無所謂了;第三,狼的眼睛銳利,即使攻擊人的時候也有敵意,狼的脾性是不甘寂寞,常常會不停地吵。這條“狼媽媽”被關進籠子以后,脾氣溫順,大部分時候伏著一動不動,許多人可以上前觀看。而狼即使被關起來以后,讓人感覺到還是困獸猶斗,是不會這樣服服帖帖的;第四,這條“狼媽媽”被關進籠子以后,一條3歲的公臘腸犬居然趴在“狼媽媽”旁邊,與“狼媽媽”卿卿我我,親密無間,還互相嗅對方臉部,一會不見,臘腸犬還會去找它。而狼對一條狗是不可能這樣的,也許不會傷害狗,但至少會有戒意。因此據他的判斷,“狼媽媽”極有可能是條狗。
不排除DNA技術鑒定
有關專家表示,過去包括紫金山在內的寧鎮山脈的確有狼出沒,但隨著人類活動頻繁,狼的蹤跡越來越少。狼通常是六七只以上群居的動物,很少單獨行動,如果有,一般還是比較容易發現的,但近些年來對紫金山野生動物資源普查時,從未發現狼的蹤跡。而紫金山四周已被農田、城鎮、高速公路等包圍,與寧鎮山脈其他的山區失去了為野生動物提供遷徙條件的“生態廊道”,甚至可以說,紫金山已成為一座“生態孤島”。如果“紫金山母狼”真的是狼的話,它究竟來自何方?是南京紫金山的“土著族”?還是路過紫金山的“外來客”?則有待專家來破解這個謎了。一位專家笑著表示,為了弄清其是否真的是狼,不排除會采取DNA的技術來鑒別。
生態環境人們更關注
其實專家和普通市民對狼的身分如此關注,是對狼所關聯的環境問題的關注。
一部分專家認為,狼在紫金山重新出現,無疑是紫金山“野生生態環境”好轉的證明。他們表示,近些年來,在人們的建設與保護下,紫金山上的人工林已開始向野生林轉化,表明其“野生生態環境”已開始逐漸得到野生動物的認可。這無疑是可喜的事。不過,也有一部分專家持相反的觀點。他們認為,“紫金山母狼”之所以中毒受傷,主要是由于人們對紫金山生態環境的影響,即人們在紫金山的活動越來越頻繁,使得狼的生存環境不斷惡化導致的。王娟 楊民仆 陳明明